自广宁出台
“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各镇(街)因地制宜明思路、谋良策、绘蓝图
积极探索实施“强镇兴村”的方法路径
下面一起来看看
这8个镇(街)的最新成果
“4+4”示范引领:按照“创先、进位、消薄”“抓两头促中间”等要求,加快推进南街、横山产城融合发展,建强江屯、宾亨等中心镇,做大五和、古水等专业镇,做优潭布、洲仔等生态农业特色镇,其他镇结合实际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发展目标
打造成为经济发达、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治理完善、辐射广泛的综合实力强镇。实现2023年GDP增速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5%,完成江美红色村、荷木厨师村示范村创建。
做大做强农业重点项目
着力做强新领航、油茶、创展博纳等农业龙头。新领航第一期建设已完成,今年在原有69个肉鸽养殖大棚的基础上新建12个养殖大棚,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
注册肉鸽有关商标5个,并与广东省家禽研究所、广东省动物卫生研究所签订肉鸽养殖技术协议,计划2023年底种鸽存栏量达70万对,预计肉鸽出栏量1050万羽,预计产值1.35亿元。
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农业、文化、旅游、研学”产业矩阵雏形初现,加快开发里仁古村落、江美红色文化、荷木厨师展馆、石马山等特色优势旅游资源。
以春山生态园+石马山为抓手谋划荷木乡村旅游新篇章,企业投入超1000万元建设春山生态园,栈道、泳池、道路、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已基本成型。
发展目标
以高新工业园为载体,主攻制造业,推动镇内现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5年,把横山镇打造成规上工业总产值超60亿工业强镇。
高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高新三期工业园区约550亩已完成前期工作;计划投资2.8亿元的大唐风力发电工程,450亩征、租地任务已完成,施工方已进场开工;高新二业园(二期)污水处理厂已按县下达任务完成征地任务;官步大桥改扩建工程征地任务已完成。
全力保障产业招商落地
以产业招商落地为主抓手,全面推进精准招商。深入开展企业调研,为园区提供全链条服务,促进企业投产落地,截至今年10月份,新引进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3.14亿元,项目总占地100亩,预计年产值8亿元,新增就业人员达776人。
▲穗宁智谷产业园航拍图
广宁农产品深加工流通集聚产业园正在加紧装修;中宝食品产业园共4个车间已投入使用,预计年产值超2000万元。
发展目标
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肇庆市“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广宁北部中心镇、县域副中心。
抓产业 谋发展 壮大镇域经济
协助企业做好项目落地、增资扩产等工作,助推企业平稳发展,引进投资6000万元的创维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已落地。
强农业 美农村 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培育壮大“特而美”“小而精”的特色农业产业,突出各村优势和特色,发展壮大单丛、冬蜜、茶油等传统农业品牌,加快落实联华栗子南瓜、联星五指毛桃、江合百香果等村级主体农业产业申报“一村一品”项目。
强建设 提品质 打造宜居城镇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成效巩固提升,总工程量已完成96.57%,其中,漫水河干流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
优服务 惠民生 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推动农副产品集散地建设,规划在江合初级中学旧址打造3000㎡的广宁县北部片区农产品集散中心。
发展目标
从思想上、行动上将“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来抓,锚定发展定位,提升中心镇与“一村一品”专业村产业协同、镇村联动、优势互补的产业辐射带动能力。
大力推动产业平台建设
华盈分拣中心二期、华塑项目已试产,投资3亿元的华盛、华弘项目已落地,创展家禽深加工项目、竹塑复合材料板项目已准入,累计盘活石涧厂房闲置用地400多亩,老园区焕发新活力。
全力推进产业项目落地投产
今年累计新立项新落地项目7个(其中动工投产4个),总投资5.5亿元。推动新岭南、石井新材料、永盛丰裕、广达竹业和华盈分拣中心一、二期等项目尽快达产,达产后年产值超30亿元。
▲广宁县江积工业园
全力推进肇明高速公路建设
全面完成2600多亩110多间房屋的征地拆迁任务,实现平稳顺利全线施工,同步加快推进“三改”和补征工作,广宁段全线施工如火如荼,有望2024年底通车。
大力打造“两朵花”特色农业
继续擦亮香水百合品牌,继续流转扩大近200亩,烘干设备已基本完成建设,观光平台已动工,种植展示等高标准功能分区将建设。
夜兰花项目已完成200多亩种植,已继续流转近百亩扩大种植,同时谋划启动二产加工和三产农文旅融合,全年盘活460亩撂荒耕地。
发展目标
通过推动竹子企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竹林道建设等项目落实,稳步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成为全省最大的竹子加工专业镇。
加强竹林培育工作,扩大优质竹资源面积
加强青皮竹和茶杆竹定向培育,打造万亩茶杆竹种植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全镇10万亩茶杆竹的抚育经营。
着力发展林下经济
大力发展灵芝、蜂蜜等竹林下生态绿色产品,形成“综合利用、循环发展、农民增收”的立体循环经济产业链。
推动竹子传统加工企业转型升级
通过完善消防安全设施、外立面改造和厂内科学分区等措施,助力中小竹加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已完成10家传统竹子加工企业升级改造。
建设竹子传统加工示范基地
为进一步提升竹产业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引进广宁力锋纸品以竹代塑项目等5个项目,总投资1.81亿元,年产值约2.39亿元。
谋划建设竹子传统产业聚集区
谋划建设1000亩竹子传统加工集聚区,充分发挥工业园集聚引领作用,形成竹产业聚集效应。
发展目标
立足发展优势,加快华南园区转型升级、全力建设肇庆浪江抽水蓄能项目,将五和镇打造成绿色循环经济专业镇。
狠抓华南园区转型升级
全面推进华南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截至10月份,园区实现工业生产值31.97亿元。
狠抓绿色能源项目建设
肇庆浪江抽水蓄能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投资额11亿元。大唐风力发电项目涉及征租地301.07亩已完成协议签订。
加快推进肉桂基地建设
完成了肉桂公园约150米步道升级改造,建成肉桂示范种植基地300亩,并利用驻镇帮镇扶村结对资金8万多元完成文化公园提升一期建设。
发展目标
以番薯产业为主,落实土地种植攻坚、加工产能爬坡、市场渠道开拓和品牌商标保卫4大类项目,加快生态农业示范镇建设,积极申报创建全国“土特产”示范村镇。
打响土地种植攻坚战
全力推进番薯种植“1+3+7”扩种增产工作,建成3亩番薯脱毒苗种苗繁育基地、100亩苗圃基地和1000亩春种番薯试验基地。
实施种植奖补政策,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工作,目前全镇已流转连片标准化种植地块2750亩,奖补村民协议种植5710亩。
打响加工产能爬坡战
统筹“一村一品”示范项目和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资金,推动潭岭山合作社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番薯干年产能提升至百万公斤。
打响市场渠道开拓战
完善潭布“3+14”直播联盟体系,培育“网红”直播队伍,做大做强抖音、淘宝等直播销售平台,打造常态化直播助农增收,目前直播粉丝数达20万以上。
打响品牌商标保卫战
完成潭布番薯吉祥物“小潭、小布”卡通形象版权注册、“潭布番薯”绿色食品续展和“潭布番薯干”绿色食品认证,增加品牌价值。
发展目标
立足生态农业特色镇定位,做大做强创展博纳种猪研发中心、肉兔产业园、肉鸽产业示范养殖基地、麻竹笋种植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打造成农业强镇。
大力推动创展博纳种猪研发中心建设
投资3.2亿元的创展博纳种猪研发中心已完成一期建设,种猪隔离舍、科研中心和原种猪场A区猪舍已全面完工。
做大做强肉兔产业
成功把广东双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育为市农业龙头企业,并创建为广东省标准化示范美丽牧场。肉兔产业园现已建成5个养殖棚并投入使用,存栏量8万只,其中种兔3万只,累计出栏56.3万只。
做优做精肉鸽产业
“广宁县十大肉鸽基地”洲仔项目稳步推进,目前基地养殖棚、办公区、生活区已经完成立柱钢化结构建设。通过积极探索实施以仓丰村为试点村,采取“党支部+公司+技术+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运营模式发展肉鸽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179.52万元。
持续推进特色农业产业
广宁县笋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为市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的红油泡椒笋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菜’——中餐特色美食”荣誉称号。麻竹笋种植新增扩种面积800亩。已完成新种800亩清桂茶和30亩育苗基地建设,清桂茶新加工厂已建成并投入生产使用。“一村一品”蜂蜜红薯建设项目正按实施方案有序推进。
聚焦产城融合,促进产业升级
做强专业,做优特色
以上8个镇街的积极引领和优先示范
会为其他镇街的发展提供经验、激发动力
接下来
广宁以建设更加协调的发展格局为目标
一体推进强县促镇带村
切实将县镇村发展短板转化为
高质量发展潜力板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编辑:叶善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