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千户彝寨吃上“旅游饭”,中山协作再添助力

南方+ 记者

初冬,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千户彝寨的居民们陆续忙碌起来。彝寨旁的野玉海景区即将迎来今年的滑雪季,冬季的客流高峰即将到来。彝寨内的80多户民宿加紧整理屋子内外环境,迎接即将到来的客人。

海坪千户彝寨位于野玉海景区核心腹地,建立于2015年,是水城区6个乡镇1600余户易地搬迁户的集居地。在所有居民中,少数民族居民占了30%以上,其中彝族占比28%左右。按照“搬迁一个寨子、打造一个景区、发展一个园区、激活一个集镇、脱贫一批群众”的思路,当地依托彝族文化,千户彝寨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搬迁群众创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近年来,借助东西部协作力量,千户彝寨文旅产业发展获得了更大动力。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千户彝寨。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民宿热,夏季“一床难求”

野玉海景区由玉舍国家森林公园、海坪彝族风情小镇和野鸡坪山地户外基地三部分组成,景区内有经世界纪录认证机构认证的单轨高架观景小火车以及滑雪场等游玩项目。

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六盘水工作组成员范超透露,到景区游玩的,多是“回头客”。除了各种独特的游玩项目,景区还有一个独特的引客优势——六盘水地区夏季平均只有19℃,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避暑游玩。

野玉海景区的兴旺,为相邻的千户彝寨带来了发展机遇。阿娄社区是千户彝寨的所在地。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周训锋表示,为抓住景区人流,社区积极引导村民开展相关文旅产业探索。如今,每逢节假日,千户彝寨都会举行彝族歌舞、彝族酒令、包粽子、篝火晚会等独具彝族特色的民俗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每年夏季旅游旺季,社区的停车场总是车满为患,其中停放的车辆不少是来自各地的房车。

人气旺起来后,社区又积极发展民宿、餐馆、农家乐、小卖部等配套服务,为村民就业创业提供机会。其中,民宿产业发展最为兴旺。

“刚开始时大家都不懂,不敢试。” 周训锋说,随着客流增多,村民如今对经营民宿已是驾轻就熟。目前社区共有民宿近40家,其中超过30家由社区居民经营。每年夏季是民宿经营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游玩,社区的民宿往往“一床难求”。民宿产业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据统计,发展民宿产业后,社区人均收入已超过2万元。

阿娄社区千户彝寨内部街道。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为文旅热再添“一把火”

千户彝寨的文旅产业发展势头,让社区和街道始料不及。海坪街道党工委书记冉淼表示,由于社区规划建设初,并未对文旅产业人流作充分考虑,因此近年来社区对文旅配套设施完善需求较大,尤其是电力供应方面,短板明显。遇到客流高峰和旅游旺季,电力负载过大,社区不时出现断电。

从2021年起,中山市与六盘水市建立协作关系。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六盘水工作组水城小组成员,六盘水市水城区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嘉俊表示,了解千户彝寨情况后,相关力量迅速行动。2021年10月,中山市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启动千户彝寨户表安装项目,为社区完善电力供应方面的短板,整改提升社区电力线路,建立户表。同时,项目还为社区安装路灯,改善社区夜间出行条件。更加稳定安全的电力供应和道路照明,为社区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支撑。

阿娄社区千户彝寨。  南方+ 雷海泉 拍摄

除了完善社区硬件设施,东西部协作还为村民引入更多“软支撑”。为帮助村民抓住文旅热创业,中山市还通过发挥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的作用,对由国家乡村振兴局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推出的“富民贷”进行贴息,撬动银行增加投放贷款额度,为农户提供每户最高20万元的免担保、贴息信用贷款,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目前,中国农业银行水城支行已为17户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提供了“富民贷”超过210万元。

周训锋表示,在多重利好推动下,加入文旅产业创业事业中的村民越来越多。未来,社区计划盘活目前仍空置的房屋和地块,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


【编者按】

山海相连,共谱发展新乐章。2021年,按照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战略部署和粤黔两省工作要求,中山市结对六盘水市。2年多来,中山与六盘水以产业引领“强肌造血”,以共商共建改善民生,以创新探索拓展空间,树立了粤黔东西部协作的样本示范。近日,中山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与多家媒体走进六盘水市,看东西部协作新成效。南方+推出中山东西部协作主题报道,敬请关注。

南方+记者 雷海泉

通讯员 范超

编辑 王浩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