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是农村发展的领头雁,是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近年来,韶关乳源东坪镇将村党组织书记培育作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狠抓“头雁”典型培育,在教育管理、实践锻炼上靶向施策,着力提升农村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力军能力素质。
“定制菜单”让培训教育“提味增色”
“想去外边看看人家没有集体土地是怎么发展集体经济的”“需要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方面的培训”……聚焦不同培训需求,东坪镇在课程、内容、讲师等方面下功夫,精心设置各类特色课程,按照“关心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充分利用镇街党校、人才驿站等平台,聚焦基层党务、党风廉政、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关键内容,分专题、分领域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特色突出,“解渴管用”。“现在真是不学习不行了,以前光想着镇里安排什么就干什么,现在要有自己的打算才行。”从山东烟台观摩学习回来的新村党组织书记赵云华说道。
为了打开新村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局面,该村率先采取“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成立了全镇首个集体性质的经营主体,借助县镇打造瑶族风情长廊契机乘势而上,通过整合资源,承接民俗体验、农产品销售、研学培训等业务,增加村集体收入。
“跟岗锻炼”让发展驱动“取得真经”
结合“五强五优”十大行动和“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新村村党支部书记被选派到县文广旅体局跟岗锻炼,锻炼期间,村支书不仅参与部门的日常工作,学习部门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工作方法等,同时还参与了多种大型庆典、文旅推介、非遗传承等实践活动的筹备。
恰逢新村被列入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选树培育,学习的真经立马派上了用场,在制定该村特色发展规划方案研讨会上,村支书围绕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文旅发展规划、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提出贴近实际的建议。“我还能将锻炼期间结识的旅行社、研学机构、文创企业引入到村里,链接多些资源,这样村里的经济很快就能活起来!”此项举措加强了县镇村三级联动,培养了村级党组织书记头雁领航能力,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有益探索。
“头雁领航”让乡村激发“乘方效应”
各村级党组织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双向承诺”“双向培养”,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推动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先锋岗、党员积分制管理等活动。秉持“把党员推选为村民小组长,把村民小组长培养成为党员,把优秀村民小组长的党员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加以重点培养”的工作思路,今年以来,东坪镇82个村民小组组长党员化比例达65.85%,助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激活基层组织“神经末梢”。推行“结对成长”制度,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2023年以来累计培养村(社区)后备干部48名。坚持把基层党建一线、项目建设一线作为培养锻炼“雏雁”的主战场,引导“雏雁”广泛参与村(社区)各项工作,帮助“雏雁”不断成长,助力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罗锦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