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东莞市科普剧大赛优秀剧目汇演暨颁奖活动在东莞市科技馆举行,长安镇斩获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这是继长安镇推出“炫科创 酷未来”科学教育点亮行动之后取得的又一硕果。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承办,来自全市19个镇街及4所直属学校共46支队伍报名参与本次科普剧大赛,其中小学组有33支队伍、中学组有13支队伍。
来自长安镇第一小学、长安镇金沙小学、长安实验中学和长安雅正学校的4支队伍经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遴选参赛。最终,长安镇第一小学的剧目《豚音奏响港珠澳》获得小学组一等奖,长安镇金沙小学剧目《出发吧,嫦娥!》获得小学组二等奖、长安实验中学剧目《海洋本该璀璨》获得中学组二等奖,长安雅正学校剧目《寻找北极熊之家》获得中学组三等奖,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也获得了此次大赛的“优秀组织奖”。
小学组一等奖
长安镇第一小学
科普剧《豚音奏响港珠澳》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而大桥所在的珠江口是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的海域和最大种群栖息地。长安镇第一小学的原创剧目《豚音奏响港珠澳》主要讲述了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以及中华白海豚之间的故事,在大桥建设中,工程师们创新技术和工艺,利用科技的力量,兑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零伤亡、不搬家”的承诺。
小学组二等奖
长安镇金沙小学
科普剧《出发吧,嫦娥!》
长安镇金沙小学的科普剧《出发吧!嫦娥》讲述了一名对月亮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小女孩欣欣,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像嫦娥一样飞向美丽的月亮。在梦境里,她登上了长征X号运载火箭,奔向梦想中的月球。航天器成功并入月球轨道后,欣欣碰到了在月球轨道上飞行的嫦娥1-5号,并由此发生了有趣的故事。
中学组二等奖
长安实验中学
科普剧《海洋本该璀璨》
长安实验中学将原创剧目《海洋本该璀璨》带到舞台,用一个完整的故事线告诉大家海洋环境若被破坏所面临的危害。海洋不该被肆意污染,它本该美丽璀璨。
《海洋本该璀璨》演绎的是渔村长大的小涛和苗苗在外实现梦想后回到家乡,却发现家乡环境被污染,苗苗作为记者报导了污染的情况,并及时举报了随意排放废水的无良工厂老板。小涛作为生物学家和苗苗联手,向大家科普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检测水质pH值。最后家乡环境在他们的呼吁下,正在变好。可是,一则日本排放核污染水新闻打破了和谐,海洋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中学组三等奖
长安雅正学校
科普剧《寻找北极熊之家》
长安雅正学校的剧目是《寻找北极熊之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导致的全球变暖就是其中之一。主人翁北极熊的家也没了,于是开始踏上寻家之路,在这个过程他遇到了碳碳(二氧化碳),旅行家、科学家三个好朋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据介绍,长安镇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工作,通过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全面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东莞青少年遥控模型竞赛暨大湾区邀请赛、承办了“文搏杯”第十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实践能力挑战赛、开展了三场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主办了长安镇科普讲解大赛和科普剧表演赛、开展了小学五年级学生科学实验操作与探究能力测评活动、举办了6场科普教育专家报告会。
首批科学教育“炫星”
今年6月,又正式提出了“炫科创 酷未来”科学教育口号,成功举办了“炫科创 酷未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点亮”行动启动暨科学教育“1248N”工作实施方案发布仪式,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长安科学教育工作。
接下来,长安镇将围绕“1248N”工作实施方案,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教育力量。
*图片来源于长安镇第一小学、长安镇金沙小学、长安实验中学、长安雅正学校
■ 通讯员/莫雪兰
■ 编辑/谢志坚
■ 编审/王爱仪
■ 出品/长安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