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教育公平。集团化办学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2018年,东莞正式开启集团化办学,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教育集团91个,实现镇街(园区)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和基础教育学段全覆盖,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
近期,我市开展了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集团化办学评估工作,确定29个教育集团为“优秀”等次。为总结经验,挖掘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东莞慧教育”推出“优秀教育集团巡礼”系列报道,推广成熟经验做法,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长安镇中心小学自2016年提出“艺慧教育”理念以来,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启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模式的课堂变革。历时8年经历了理念认同、系统变革和模式建构三个阶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在学习和尝试中达成“课堂理念认同”
(2016年—2018年)
2016年3月凭借经验与勇气,长安镇中心小学开启了课堂变革,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与科学的指导困难重重。但是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尝试全体教师达成共识。
(一)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今天的教师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具备更加多元的教师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陪伴者、等角色。
教师期末分享会
(二)对艺慧课堂的新认识。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只有站在儿童立场,将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得以提升,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艺慧课堂”的教学形态应呈现三大特点:第一,主体性。课堂上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与时间,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做到学生自己能说出的老师坚决不说,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坚决不教。第二,即时性。提倡随学而导。依据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作出即时的教学生成。使课堂既在教师的计划中,又在教师的预料之外,产生不同思想碰撞的火花。第三,开放性。“艺慧课堂”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宽容以待。大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看法、表达自己观点。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信地展示学习成果
在传承和创新中建构“系统变革范式”
(2019年—2021年)
2019年1月长安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如何继续深化龙头学校的课堂变革成果和如何引领带动成员学校开展课堂变革是集团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在教师,只有让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到高质量的教学研究中,开展真研究、解决真问题、获得真成长,才可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改变。
因此,在传承和创新中推进系统变革,以扁平化管理的实施和体验式教研范式的创新,深化合作课堂的系统性变革就成为本阶段的重要工作。
生动有趣的数学思维课程
(一)扁平化管理聚年级合力
2020年3月,集团开启由学校核心行政担任年级执行校长的“1+6+N”年级治理模式:“1”是以校长为首的一个核心团队,“6”是以六个年级小校长为中心的6个年级核心,“N”是指基于任务和项目产生的N个微团队。
“1+6+N”扁平化管理的推行有效聚合年级常规管理和课堂变革所需的多方合力,如:相同学科教师间的合力、同一班级中各学科教师间的合力、同一年级中各班级间的合力。聚焦年级常规管理和年级协同的合作课堂变革,在阶段性目标的驱动下,在“真问题”的“真研究”中全体教师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年级管理中。每两周一次的年级教研,全体教师聚焦本阶段年级常规管理问题和合作课堂实践的反馈展开积极研讨,并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一循环发展的模式形成年级管理策略与合作课堂实践方案。
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人人都是管理者”的目标也得以实现,“1+6+N”管理模式有效推进校本研修的生态转型。
年级合力
(二)“体验式教研”促专业成长
体验式教研倡导基于真问题的研究,实现人人都是主角的真教研。在“1+6+N”年级管理模式推动下,在“人人都是研究者”的目标引领下,各学科教师参与教研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实现了教研生态的大转变。
在每周的学科教研中教师们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主题研究,开展集体备课,他们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问题,以问题链驱动学生通过“深入独学、协同互学、思辨群学”三环节 ,达成学习目标,培养关键能力。
在“人人是主角”的真教研中,“三微”集体备课模式形成常态。微话题研讨——侧重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微主题研修——侧重于系统化的新课标学习;微课堂研磨——侧重各学科每月一主题“种子课”的研磨,采用集体备课,分A-B-C角研磨课例,最终形成精品课例。
(三)“行政榜样示范”助变革深化
改变思维方式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一挑战将贯穿课堂变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如何带动每个人都改变,集团采取的策略是充分发挥校长和行政的示范引领作用。
例如,为了确保合作学习课堂的真实落实,学科行政人员首先发挥示范作用,通过亲身授课来展示合作学习的实践应用。为了解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校长带领年级校长与相关行政逐个年级、逐个班级开展全覆盖式听课,一学期累计听课一百节。学校行政与教师一起投身到课堂实践中去,实现理想课堂样态的发生。
在深度思考和研讨中,集团更新了“一单一规一表”课堂评价。促进思维深刻的进阶式学习单、驱动自我评价的多元课堂量规、素养导向的观课表,有效促进艺慧课堂的建设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同时,集团龙头校聚焦“1+6+N”年级治理和“体验式”教研两大模式的构建,通过“十大集团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帮助集团各校培养“种子教师”。
在探索与进取中构建“理想课堂样态”
(2022年至今)
集团龙头校多年来通过以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的“艺慧课堂”实践,让孩子们在课堂学习中:发现自我——喜爱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提高自我——成就自我。形成真正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的课堂教学价值理念体系,构建起“三真八会35策”的“艺慧课堂样态”。(“三真”指真问题、真研究、真成长。“八会”指会思考、会质疑、会倾听、会表达、会欣赏、会合作、会总结、会应用。“35策”指常用的35种合作学习策略)。
三真八会课堂样态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集团将借助集团各校多年的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经验,致力于推动集团各校的教师观念转变、教研生态改变,并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努力打造“海纳教育”“创文化”“军人文化”等具有学校特质的“理想课堂”生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