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民营航天企业蓝箭航天研发的朱雀二号遥三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与此同时,蓝箭航天也公布了其新型火箭朱雀三号的研制进展:有望于2025年具备首飞能力。
朱雀三号概念图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昌武介绍,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是蓝箭航天运载火箭系列中的最新产品,一子级设计复用次数不少于20次,一次性使用任务的低轨运载能力可达21.3t,航区回收任务为18.3t,具备一箭多星、平板堆叠卫星群打的能力,全面覆盖市场上绝大部分载荷LEO、SSO、GTO等不同轨道的发射需求,投入商业化运营后将大大提升卫星互联网星座的组网效率。
为实现一子级可重复使用,整箭配备了4组可展收式栅格舵作为气动操纵面,用于一子级气动减速段的姿态调整与落点控制;尾部安装着陆腿,实现一子级回收时的垂直着陆。
朱雀三号火箭贮箱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系我国首款。据介绍,不锈钢箭体结构可以大幅降低火箭的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耐高温的性能在火箭多次返回、重复使用上具备明显优势。另外,基于液氧甲烷成本低廉,甲烷发动机不积碳、易维护的特质和可全生命周期监测的属性,朱雀三号火箭一级发动机在火箭回收后可不下箭检查,加注完成即可再次飞行,实现真正的航班化运营,发射成本相较一次性使用火箭可降低80%-90%。
朱雀三号发动机采用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天鹊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一子级为9台天鹊12B发动机,海平面推力1000kN;二子级为1台天鹊15B真空型发动机,真空推力1183kN,真空比冲为3500m/s。
进入2020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企业先后发布了与SpaceX公司猎鹰9号类似的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项目,包括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三号”、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箭元科技的“元行者一号”、东方空间的“引力二号”等。
蓝箭航天方面表示,朱雀三号所需的不锈钢复用箭体结构优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液氧甲烷发动机多次起动、推力提升与深度节流技术、复用火箭高精度返回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攻关等,均已经取得突破。
【采写】南方+记者 王诗堃 徐勉
【统筹】 张志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