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养生,秘诀都在“煲”里!

广州荔湾发布
+订阅

食在广州,味在荔湾。

荔湾的美味传说,

藏在大街小巷的烟火气里,

一品倾心,回味无穷。

广州荔湾发布推出“荔湾味道”栏目,

发掘本土地道美食,

为“吃货”带来最全的寻味攻略!

“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汤,可以说是广州饮食宇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广州,一日三餐与四季紧密相连,从一碗汤里最能体现——春祛湿、夏清热、秋润燥、冬滋补,按气候煲汤是广式养生的打开方式,而只有在饭前喝口热汤下肚,味蕾才能算是被完全打开。

本周,小荔就带大家来看看,老广是怎么煲汤的。

老广的看家“药材”哪里买?

“好甜”,是广州人对老火汤的最高评价。一煲鲜甜的老火汤,需经过大火煮沸后,再转文火慢煲数小时,直至肉类奠定的底味与药材辅以的功效全部浓缩进汤里。

若问老广的看家“药材”汤料哪里买?

那就不得不提广州最大的中药材市场——

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

走进清平路,阵阵药材香扑面而来,无论是贵价的虫草、灵芝,还是平民的茯苓、玉竹,各种各样的药材汤料在这里都能找得到。

买什么、怎么买、如何搭配?

不熟悉药材的人第一次来到这里,

可能会很懵。

幸好,采访当天,粤菜餐厅主理人辉哥带我们走进他熟悉的药材店。“我阿姨是中医出身,她会告诉我怎么买,还会教我怎么搭配药材以达到养生功效。”

粤菜餐厅主理人辉哥(左)带路逛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选购药材汤料。

辉哥推荐的药材铺位于清平东中药材市场二楼,店铺虽然“无名”,但店主涛哥和他太太便是最大的“生招牌”。涛哥和太太来自有“药都”之称的安徽亳州,他们从小与药材“泡”在一起,对药材药性了如指掌。

但令人意外的是,

熟悉药材的他们

其实是来到广州后才学会煲汤的,

而他们的“老师”

是来店里选购药材的老街坊。

“很多本地阿姨都很懂煲汤之道,她们会根据不同季节、家人不同的体质来选购药材煲汤。譬如秋冬季既要润又要补,有些阿姨会买些五指毛桃、牛大力加土茯苓和灵芝煲汤,既能祛湿健脾,又能补气润肺。”靠着一代传一代的煲汤技能,方才造就了老广每家每户的老火汤在风味和功效上更加个性化。

老广家里常备这些煲汤药材

秋冬常备:党参、玉竹、沙参、百合、石斛、红枣、麦冬

功效:清润补气

四季常备:沙参、玉竹、百合、淮山、桂圆、枸杞

功效:祛湿健脾

问及秋冬适合用什么药材煲老火汤时,涛哥熟练地挑选了几款自家常用的药材——党参、玉竹、沙参、百合、石斛、红枣和麦冬。“这些药材分别具有润肺、补血、补气的功效,可以根据口味搭配瘦肉或者鸡煲汤。”涛哥介绍,广州的秋冬相对比较干燥,“秋冬煲汤时除了放沙参和玉竹,加一味麦冬可以更好地缓解燥热,滋润功效加倍。”

四季常备:沙参、玉竹、百合、淮山、桂圆、枸杞

功效:祛湿健脾

“清补凉”是广州人最熟悉不过的一款老火汤,一年四季都啱饮。其功效不在于大补而是用于平常清补,所用的药材均以清热祛湿为主。辉哥表示,岭南水土湿热,因此秋冬季节家里不时也会煲清补凉,但会根据季节调整其中几味药材。“春夏会用沙参、玉竹、百合、淮山煲瘦肉,冬天则会添加桂圆、枸杞加羊肉煲汤,滋补又不会太燥。”

荔湾这里有靓汤

南围村大排档

地址:荔湾区南园中街南坑口南围村18-19号

沿着村口花圃,穿过一段小路,再钻进一条狭窄小巷,才能寻得这间深藏其中20余年的南围村大排档。一眼看去它就是一栋普通的“村屋”,走进大门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院内摆放了三张桌子,屋内也被设计成厅房,客人可以随意入座。

南围村大排档藏在一栋不起眼的“村屋”里。

至于今日有咩食?

看看院子里的鱼鲜箱有什么鲜货,

再扫一眼墙上花花绿绿的

手写餐单介绍便心中了然。

南围村大排档的出品中,最广受好评的是老火汤,这是每桌食客必点的。正因如此,相熟的老顾客都知道一定要提早预定,新客若是直接前来,能否喝上、喝哪种汤则全凭运气。

鸡骨草煲猪横脷、勒苋菜头煲白鲫、五指毛桃煲鸡、南北杏猪肺鸡脚汤、冬菇蚝豉鹅脚翼汤、白果茨实猪肚汤、粉葛煲鲮鱼、花生眉豆鸡脚汤、冬瓜干猪踭汤、剑花猪踭汤……老板娘伍小姐表示,他们每天提供10款汤供客人选择,每款只有2~3煲。

小荔探头看了一眼厨房后巷,只见两排炉灶上放着正以文火慢煲的老火汤。“负责煲汤的师傅早上8点就要开始准备午市的汤料,每煲汤都得熬足两三个小时。”伍小姐介绍道。

南围村大排档出品的老火汤每煲得熬足两三个小时,火候非常足,汤味鲜甜浓郁。

“料靓汤就靓,煲老火汤最重要的就是原料和时间。”辉哥道出这煲名副其实的老火靓汤的诀窍。

小荔采访当天点了

一煲勒苋菜头煲白鲫

揭开煲盖时,

鱼汤香气扑面而来,

奶白的汤色分外浓郁。

用勒苋菜头、茯苓、猪骨煲的鱼汤味道非常鲜甜。

服务员贴心地准备了一个碟子让客人放汤料,还配上两碟辣椒圈豉油。然而,经过长时间熬煮,新鲜的鲫鱼大部分早已化于浓郁的汤水中,连细小的鱼刺也化于无形。煲鱼汤竟然没有用煲汤袋?“如果用了煲汤袋,你就喝不到这么浓郁的汤啦!”伍小姐笑道。

勒苋菜头煲白鲫。

勒苋菜头、茯苓、猪颈骨……苋菜是老广常用的煲汤食材,勒苋菜头又是什么?小荔翻查资料得知,勒苋菜又被称为刺苋、野苋菜,生于田边或野地。通常,勒苋菜头越大越老身,祛湿健脾胃的功效越好。伍小姐介绍,他们用的勒苋菜头是特意找人从乡下摘回来的。值得一提的是,这煲老火汤喝到最后仍然温热,老广坚持用瓦煲煲老火汤确实不无道理。

你喜欢喝老火汤吗?

平时会不会自己煲汤?

【文字 信息时报记者 何不菲】

【图片 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编辑 邓菲菲】

【审核 段丁、木木】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