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百年传统,培育栋梁之材。12月7日,以东莞城市命名的百年老校东莞中学迎来喜事——学校特色班“镜堂班”和“容庚班”授牌仪式顺利举行!
何镜堂院士、容庚先生女儿容璞等家属代表来到学校,为特色班授牌,并送出寄语,祝福学子,在“镜堂班”和“容庚班”中不断努力奋斗,做一个真正对得起国家、民族、家乡、母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东莞教育动作频频,一方面推出20条举措,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科普教育,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另一方面,通过“双特色”高中打造等,鼓励各高中学校特色育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镜堂班’和‘容庚班’的授牌,是东莞中学的一件喜事,也是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值得铭记的一件大事。”揭牌仪式上,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表示,莞中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勇毅创新、积极探索,把两个特色班办成东莞基础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示范引领班,以扎扎实实的措施和成效,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每次走进母校,当年在莞中学习和生活的情境都历历在目。”中国工程院院士、东莞中学1956届校友何镜堂表示,回到母校为“镜堂班”授牌十分激动,他直言母校的教育、家乡的教育让他从小就打下人生的“基本功”——懂得做一个关爱、互助、诚实的人。
“做100个作品,不如做一个精品”,这是何镜堂院士数十年来在建筑设计方面的经验和理念。以自己的建筑设计作品为例,他告诉同学们一个建筑不仅好看和好用,更重要的是它能记录各个时代的特色,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做成一个“精品”的过程,就像是人生的道路,它是复杂的,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用心、努力、坚持地去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何镜堂院士向学校授牌,东莞中学校长王健代表学校接牌
何镜堂与学子们分享,自己虽然已有八十五岁,依然在学习建筑、理解建筑、创作建筑,他以自身为例勉励同学们要学会终身学习,勤奋努力,做一个真正对得起国家、民族、家乡、母校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现场,何镜堂院士还向学校赠送个人纪念册,该纪念册以时间为脉络,记录了其团队设计的建筑精品和所获荣誉,意在激励莞中学子奋发图强,学有所成。
“容庚先生是一名爱国者,一名学者,他一生都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容璞女士代表容庚先生家属发言,她说东莞中学以“容庚班”为特色班命名,铭记其“求学精进”和“爱国无私”的精神,令人感动,“文脉赓续,民族复兴,需要同学们担起责任,希望大家能在‘镜堂班’和‘容庚班’中不断努力奋斗,主动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容国濂先生(容庚先生嫡孙)向学校授牌,东莞中学校长王健代表学校接牌
去年11月,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东莞中学发布了学校高质量发展“1+1+8”行动计划,其中就包括“东莞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今年秋季招生,学校首次推出高水平数理班和高水平人文班,并以何镜堂院士和容庚先生为特色班命名。
东莞中学党委书记黄灿明介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里的每一位师生都是探索者和实践者,根据特色班的具体情况,学校量身打造一支特色班教练团队,以专业赋能促学生成长,志在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
以“镜堂班”“容庚班”授牌仪式为新的起点,校方表示将继承和发扬“思考人生、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莞中校训精神,努力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东莞中学和东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南方+记者 黄婷
综合东莞中学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