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旅游开通在即,我们走进了大桥消防站

南方+ 记者

挂钩梯攀登上四楼、爬绳上四楼、高空点降、拉梯上二楼……在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港珠澳大桥专职消防救援站,消防员们在训练塔上“飞檐走壁”,展现出超凡的勇气和专业技能。

港珠澳大桥旅游试运营将于12月15日开通。“队站努力践行大桥消防‘为祖国守好桥、为湾区护好航、为珠海站好岗’的队训,打造一支一流的基层专职消防救援队站。”港珠澳大桥专职消防救援站副指导员陈彬彬说。

日前,南方+记者在参与“新时代消防救援工作 护航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央、省级媒体走进广东消防”主题采访活动时,走进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下称“珠海消防”),见证了该支队改革转制五年来的多项重要建设成果。

深化珠澳消防合作

一桥飞架连三地,横空跨海跃伶仃。2018年,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开通,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香洲大队港珠澳大桥专职消防救援站应运而生,担负着大桥主体,珠海连接线路段及口岸,蓝、白海豚岛的应急救援及防灭火任务。

据悉,该队站共分港珠澳大桥主岛消防站、东人工岛消防执勤点、西人工岛消防执勤点三个站点。目前队站共有指战员55人,执勤消防车9辆,消防摩托车6辆,先后被评为2022年度基层建设先进政府专职消防队、广东119消防奖先进集体与联合共建先进党支部。

据珠海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刘拓介绍,近年来,珠海消防借助邻近澳门的优势,深化珠澳消防合作、共商共建、共训共练,为加快建设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作出消防队伍积极贡献。

改革转制五年来,珠海消防与澳门消防已联合开展珠澳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联检大楼、大横琴山隧道灾害事故、水域救援等综合演练,先后组织7次珠澳救援技术交流,引进澳门消防医疗救护训练、车辆事故救援、激流训练、光影模拟、烟火特性训练等模块。

在珠澳共建专业化、职业化消防演练的同时,两地消防部门积极建立常态化科技交流,共同提升珠澳消防救援联动联训水平。五年来,珠海消防成立了珠澳消防救援科技创新研究院、与格力共同推进火灾实验室建设、与平安集团共同开发火灾成灾模型、与复旦研究院开发火灾隐患预警预报算法、与云州智能联合研发水域通信自组网设备,为消防职业化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力。

贯通消防安全治理“最后100米”

“做好‘三查三清四关’,即查电器、查通道、查火源,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关气源、关电源、关火源、关门窗。”在香洲区梅华街道一社区,消防宣传员通过摆摊设点的宣传形式,“手把手”为居民群众普及防火知识。现场还设置有消防器材展示区、烟雾逃生体验屋、消防车装备展示区等区域,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体验“打卡”。

为增强全民消防意识,珠海市将每月的第二个周日定为消防安全“家庭隐患整改日”。每逢这一天,珠海消防的“蓝朋友”们会将消防安全知识送入社区、送入家庭,全面提升居民灾险情防救能力。

“2021年以来,我们组织开展了300余场各类消防宣传活动。”梅华街道消防救援分局局长朱雄威介绍道,分局不断指导服务各社区、各部门、各单位精准开展消防安全治理“最后100米”工作,有效提升区域性抗御火灾能力,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始终保持高度稳定。

据介绍,珠海消防围绕群众堵点、难点、痛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快推进消防执法改革,瞄准全国范围内防火、火调高工,支队、大队两级陆续引入17名“防火专干”充实一线防火监督队伍,逐步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同时,将安检、执法、火调等业务下放至镇街消防救援分局。

珠海消防还在全省率先实现消防安全监管派驻组织全覆盖,27名消防救援干部常驻镇街兼任党(工)委委员,试点区、镇两级消防服务中心揭牌运行,消防行政委托执法机制聚力赋能,镇街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稳步发展。

“换下‘橄榄绿’,穿上‘火焰蓝’。五年来,珠海消防在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中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刘拓说。

五年来,珠海消防共接警出动21076余起,出动力量223150人次,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4743余人,保护财产价值6.45亿元,成功完成长炼“1·14”石脑油催化重整装置起火、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等重大灭火救援任务,以及珠海建市4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珠海国际航展等重大消防安保任务。

南方+记者 陈薇

编辑 冯颖妍 彭奕菲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