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榄镇永宁社区,完成“美丽河湖”工程建设的孖蒙涌吸引前来散步、休闲、健身的群众络绎不绝,成为辖区街心网红点;绩东二社区智能锁具产业园二期于今年9月交付使用,招引30多家企业入驻;小榄菊花园里,花海人海相互映衬,金色大地音乐会轮番上演,每逢周末人气“爆棚”。
“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写在这个岭南文化重镇、湾区制造重镇、广东省中心镇的每个角落。一直以来,小榄镇既是中山镇域经济的典型样本,更是中山镇域治理的先进标杆。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新节点上,小榄作为“一线施工现场”,是中山推动“百千万工程”施工图落地见效的“门面担当”。12月6日,小榄镇获颁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兴旺成就”奖,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镇。
随着“百千万工程”逐步推进,小榄如何谋划更实更优的举措,借力“百千万工程”实现镇域发展突围破局?12月8日,小榄镇召开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透露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小榄正谋划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特色、有亮点的“百千万工程”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样板。
12月8日,小榄镇召开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
立标杆:
打造“四小园”184个,村居典型不断涌现
今年以来,小榄镇立足镇域特点,提出了做“大”平台、做“强”产业、做“特”村居、做“美”乡村、做“活”文旅、做“优”环境、做“暖”民生七篇文章,着力破解土地瓶颈、产业转型、区域发展等方面短板问题,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
在全市率先开展镇内结对帮扶,由11个“先富村”和镇属企业结对6条经济薄弱村,从党建、资金、产业、人才、民生5个维度开展帮扶;
创新聘请8名文化名人为“文化村长”,凝聚社会力量投身“百千万工程”,形成87个帮扶项目,助推乡村振兴多点开花;
打造“四小园”小生态板块184个,超额完成市既定任务,美丽指数测评综合成绩得到根本改善,保持全市中上水平;
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预计实现增长,预计年底全面完成农村集体智能三资一体化管理系统升级,建立和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程序,促进集体资产增创收益。
一批典型标杆项目,在村(社区)中逐渐涌现。
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社区),永宁社区一面走实产业振兴发展道路,一系列“工改”项目正在马不停蹄地动工、竣工、投产;一面绘好“美丽田园”风景画,投入500多万元建设总长度约1.8公里的“美丽河湖”工程,打造具有小榄特色“荼薇花”元素及永宁社区特有标识的岭南水乡风情休闲空间。
永宁社区“美丽河湖”建设情况。
作为全镇较早开展“工改”的村(社区),绩东二社区以“村企合作”的方式推进项目改造,形成一套成熟的“打法”。9月,作为中山市第一宗集体土地自愿转国有后招引合作企业的“工改”项目,智能锁具产业园二期交付使用,招引30多家企业入驻。这一项目承载了绩东二社区破解土地瓶颈、壮大集体经济的希望,经过长期谋划与持续推进,改造方式与招商路径日趋成熟。
位于东升片的高沙社区,于11月17日启动首个亿元“工改”项目建设,社区创新挂钩企业服务形式,成立“一企一队”工作团队,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简化窗口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2023年,高沙社区预计可支配总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9.3%。
发生在村(社区)的一个个新变化,是小榄“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最好注脚。
补短板:
深入挖掘镇域资源,抢抓深中通道通车机遇
“强、美、治,每一个字都是一篇大文章,市、镇、村要同题共答。”11月22日召开的中山“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会议提出,要更好地统筹市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深入挖掘广大乡村的建设空间、资源空间、市场空间、成长空间。
翻开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名单,中山入选的三个镇中,小榄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总量最大、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村(社区)数量最多。
既要在经济发展上撑起产业脊梁,也要在城乡建设、文旅融合上出新出彩;既要在乡村治理上创新体系,也要在民生实事上彰显温度。对小榄来说,落实好“头号工程”压力不小,但同样也是镇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
“大”“强”“特”“美”“活”“优”“暖”七篇文章的内容,涵盖了平台、产业、村居、乡村、文旅、环境、民生等方面,聚焦小榄镇域发展各项“短板”转化为“潜力板”的具体路径,意义之重、涉及之广、影响之远、难度之大非比寻常。在产业转型升级、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小榄距离“强、美、治”的目标仍有差距。
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岭南文化重镇、基础深厚的湾区制造重镇、商贸发达的广东省中心镇,小榄镇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机遇难得。
例如,小榄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康公屿手艺人工坊、双美桥音乐创意园区经过微改造工程的“绣花”功夫焕发新活力;“两花一鱼一果”农业资源、小榄菊花会文旅资源,可遇不可求;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带来的巨大流量,叠加“1994年甲戌菊花大会”三十周年大展窗口,将为小榄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多人气。
12月9日至10日,2023年小榄菊花会迎来最后一个周末。从一项民俗活动,发展成为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有名的文旅活动,小榄菊花会与乡村振兴、文旅的结合,使其被赋予更独特的意义和更广阔的传承发展空间。
2023年小榄菊花会,是小榄镇文旅资源活化利用的一个窗口,也是小榄镇聚焦“百千万工程”的一次发力。立足独特的镇域资源和优势,对传统文化的活化、资源禀赋的利用和社会力量的整合,决定了小榄“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成效。
2023年小榄菊花会。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造名片:
擦亮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打造美丽河湖样板
在当天举行的现场会上,小榄镇透露了一批正在谋划打造的精品项目,如太平村内现有百年古榕共33棵,是小榄镇乃至中山市内古树数量最多的行政村,小榄谋划在太平村“五棵榕”休闲公园建设香山书房,同时以香山书房为主要元素将周边打造成街心党建公园;永宁社区650亩点状供地项目,将围绕文化创意、科技农业、都市休闲三大主题,高标准打造“美丽田园”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使其成为全镇乃至全市的一张“金名片”。
打造美丽河湖样板也是小榄一项重点工作。位于小榄片和东升片交界的寿德围涌,流经了小榄工业最集聚的区域之一。通过“一河一策”整治施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补给”,寿德围涌重焕新生,太平村段景观提升工程的实施也让村民们重新感受到了这条老河的岭南水乡风情。
小榄镇党委书记赵锡雄强调,目前全镇水污染治理攻坚走向深入,正是逐渐显现治水成效的关键时期,要聚焦“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目标,因地制宜建设主题公园、亲水平台、步行廊道等配套设施,更好满足群众对水生态环境的需求。永宁孖蒙涌作为美丽河湖的推荐对象,要下功夫提升水环境和沿岸景观,争取成为全省的样板。
今年前三季度,小榄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居全市第一。小榄人口多、消费旺,进一步擦亮“樱花里”和“盛丰夜市步行街”两大夜间经济品牌,拉动文旅消费快速增长,将为小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小榄镇龙山公园。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小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赖文盛表示,“百千万工程”是小榄镇转型升级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抓住机遇,将其做成推动小榄蝶变的亮点工程。“我们要全面梳理短板,对标‘百千万工程’要求,逐一探讨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找准症结、找对方向、明确责任,把这项工程抓实抓好、抓出长效。”赖文盛说。
“我们既要认清差距、看到问题,更要锚定目标、奋起直追。”赵锡雄强调,要深刻理解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战略考量和小榄在其中的实践落点,清醒认识小榄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小榄在落实“百千万工程”中的潜力板和发力点,拿出头号力度加紧谋划布置,找准切入点、把准关键点,把小榄打造为生态优美、乡村富丽、人文灿烂、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湾区璀璨明珠。
南方+记者 廖瀚
通讯员 小榄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