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3年再战广马!健康长跑,你准备好了吗?

中山一院
+订阅

12月10日,阔别跑友3年的广州马拉松赛即将迎来第十届赛事,30000名参赛者将从天河体育中心出发,用脚步丈量羊城。那么,究竟应该怎么跑才能健康又安全呢?今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吴荣佩主任医师、心血管医学部黄慧玲副主任医师将为大家带来“运动秘籍”,助力大家刷新自己的PB(个人最佳成绩)。

马拉松比赛中常见健康问题

常见问题:不少选手在20公里后就会出现肌肉抽搐、痉挛,胸闷、气促、关节酸痛、肌肉无力等现象。

可能危险状况:出现心肌梗塞、心肌炎发作等心源性风险,甚至猝死;还有血管瘤破裂和运动性哮喘、肺动脉静脉血栓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呼吸道病症。

处理方法:当跑步中出现肌肉痉挛、胸闷气促时,应该马上降低配速,靠边停下,原地做拉伸运动,把痉挛的肌肉松开,可辅助外用的医务喷剂等,观察身体状况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比赛。

如果出现心脏方面的问题,马上停下,平躺,脚抬高,增加回流心脏的血液量,评估身体状况,建议退出比赛。

赛前如何调整心理状态?

稳定自己:每个人的配速都不一样,千万不要受别人影响,否则很容易打乱自己的节奏,一定要按照自己的练习配速去跑。

摆正心态:虽然PB(个人最佳成绩)很诱人,但是能够完成比赛,获得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收获,不应过于追求成绩。

如何进行赛前营养补给?

赛前补给:赛前三天应该刻意多补充碳水化合物,因为碳水化合物才是比赛中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和脂肪供能较少,因此多吃粥粉面饭包等高碳水食物,为身体储备足够的糖原。

赛中补给:比赛中途,在10公里后开始给身体补水,每个补给站少量多次喝水,20公里后由于身体大量流失汗液和电解质,要适当补充一些能量胶或者盐丸,香蕉也是不错的选择。

赛后运动疲劳怎么办?

不少选手赛后都会出现一瘸一拐的现象,医生建议,马拉松赛后选手不宜马上停下休息,应在终点附近慢走3-5分钟等肌肉逐渐降温后再休息,可在赛后洗冷水浴,待身体彻底冷却后再洗热水澡放松,可用筋膜枪、泡沫轴等放松肌肉,待三四天后才开始恢复运动。

赛前心脏安全评估很重要

中山一院心血管医学部黄慧玲副主任医师呼吁,马拉松爱好者报名前最好到医院进行心脏安全评估。

2020年7月,中山一院曾召集30位马拉松爱好者进行心脏评估,其中包括“骨灰级”跑者,发现四成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安全隐患,比如高血压(有些人在运动中血压高达250mmHg)、心律失常(频发房早、室早、甚至是房颤)、冠心病等。这些人短期内都不适宜高强度运动,盲目开跑可能会增加心脏安全隐患。

潜意识里,马拉松运动员是最健康人群的代名词,但应始终谨记,虽然他们当中部分人已经完成了许多马拉松、超级马拉松或越野赛比赛,但大多数跑者还是要归类为“休闲运动员”的类别。因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个体并没有经过系统性强化规范的训练,可能是因为之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体检发现了心血管危险因素,为了恢复健康才在“中老年时期”开始接触马拉松并参与比赛,这一人群在高强度运动中发生(潜在)心脏损伤的风险更大。

超耐力竞赛会造成急性心肌损伤,表现为肌钙蛋白和脑钠肽水平的升高;资深耐力运动员经常表现出异常的心脏重塑,增加了心肌纤维化和冠状动脉钙化的风险。此外,剧烈的运动锻炼,特别是不健康的个体进行高强度的运动锻炼,会急剧增加心脏性猝死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当然,对于这一类人群,通过心脏评估制定精准的“运动处方”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脏风险,后续科学且安全地运动。

运动是良医,但心脏安全排第一。参加马拉松之前,尤其是久坐少动、身体不适、确诊心脏病、未确诊但具有心脏安全隐患(心血管风险)的人在参加剧烈运动前,应当进行心脏安全评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预防评估中心

2019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心脏预防评估中心,并开设了心脏安全评估门诊。黄慧玲副主任医师作为该中心的负责人,一直致力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预防和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2020年,该中心开始启动心脏安全行动家系列活动:“奔跑者”项目(针对马拉松跑者的心脏安全评估)、“心动力520”活动(针对高危职业人群如警察、医务人员、媒体人和住院患者开展的心脏风险筛查,促进健康生活重塑的小型智慧健康社区活动)、“老年健康促进项目”和“心安”校园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心脏安全评估门诊将提供以下心脏安全评估服务:

马拉松及运动爱好者的心脏安全及运动能力评估;肥胖患者的体重管理;青少年儿童心脏安全的评估;运动处方的制定;亚健康人群猝死风险的评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评定;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运动处方制定及药物治疗指导、疗效判断;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的评估,放疗、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对心脏毒性的影响;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心功能的评估。

吴荣佩

泌尿外科 副主任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越秀院区)

资深马拉松跑者、越野跑选手、铁人三项运动员、高海拔登山攀登者。

从事泌尿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经验。担任本院泌尿系结石及腔内泌尿外科临床专业组长,在医疗工作中积极引进及开展临床诊疗新技术,并在实践中创新与发展,对泌尿系结石的手术方式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对中山一院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获得中华医学会的认证,在科室建立了中华医学会全国县级医院人才培养计划泌尿系结石诊疗培训中心,担任主要负责人;获得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的认证成立了泌尿系结石微创诊疗培训中心,担任培训中心负责人。擅长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及肾脏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腔内泌尿外科及微创泌尿外科技术。

黄慧玲

心脏预防评估中心 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越秀院区)

全国首家心脏预防评估中心负责人,提出用“生活方式医学解决生活方式疾病”,致力于从疾病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模式转变。开设了国内首家心脏安全评估门诊,围绕着心血管疾病患者、肿瘤患者、三高人群、中学生、马拉松跑者等,开展心脏评估并基于运动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趋势制定精准化的运动处方。

2022年联合广东省共青团省委共同启动“广东省青少年心脏安全大调研”,为高危个体建立“心安”档案,推动青少年儿童关注健康。受邀担任中国报道网心脏安全行动家专栏的主编,中国卫生初级保健基金会健康中国促进工程心脏安全行动家公益项目的负责人。

主编《无创血流动力学实践手册》、《运动心脏病学》,被授权专利及软著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来源:中山一院、广州电视台

校审:吴荣佩、黄慧玲

初审:章智琦

审核:梁嘉韵

终审:彭福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