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
湛江首部生物多样性纪录片
举行试映仪式
通过影像
细腻展现湛江生物多样性之美
诗意呈现生态和谐画卷
试映式现场。邓安祺 摄
据介绍,今年初,湛江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40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第20230142号提案《关于根据湛江生态环境的优势组织拍摄湛江生物多样性主题纪录片的建议》,建议拍摄湛江本地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纪录片、为湛江打造城市名片式的纪录片,讲好湛江故事。
此后,中宣部国际传播部为纪录片《湛江生物多样性》立项确认,该纪录片邀请曾获得法国电视基金奖的张路遥、武康导演团队参与制作。
该纪录片历时一年时间拍摄完成,全片将在央视九台播出,共分为三集,主题分别为:湛江从来不是中原文化的尽头、生命在这里得以延续、半岛生态的底层逻辑。
图为纪录片画面。邓安祺 摄
这是首部反映湛江生物多样性的作品,旨在向观众介绍大自然中的种种动植物,使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和认识湛江生存的各种生命,认识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向公众发起了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呼吁。
湛江多个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揭晓
观众正在欣赏正片。邓安祺 摄
在红树林间的俯瞰画卷中
纪录片缓缓拉开大幕
戴胜鸟在林中飞翔、嬉戏
黑脸琵鹭白琵鹭在滩涂上扭动着雪白的身体
开展“地毯式”食物搜寻
镜头下的湛江
是许多珍稀动植物的美丽家园……
图为纪录片画面。邓安祺 摄
鲜活共情的镜头语言,展示了湛江地区独特而完整的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生生不息,展示了依托湛江地区生存的数百种野生动物中最有代表性的几种和湛江的共生关系,突出湛江生物多样的优越及独特性。
图为纪录片画面。邓安祺 摄
湛江有着广东三分之一的海岸线,更是中国大陆沿岸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红树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海岸卫士”“鸟类天堂”。
招潮蟹、弹跳鱼、白鹭、勺嘴鹬……
各种动物在红树林停歇、觅食
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
在这里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两脚泥”拍出的“生态美”
在当天的试映式上,纪录片拍摄团体还分享了影片创作历程和感想收获。他们在树林深处穿行,在泥泞处蜷缩,为了一个镜头需要等上五六个小时甚至一天,过程中还要忍耐各种蚊虫叮咬,拍摄足迹覆盖了湛江74%的行政区域。
纪录片主创团队正在分享拍摄故事。邓安祺 摄
可见
纪录片拍到的每一帧画面背后
都是主创团队倾注的心血
为的就是将季节变换的自然风貌和
生物多样性景观带到公众面前
纪录片总导演、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导演田荣表示,湛江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尽管有些物种真的很难拍,但是拍摄过程中得到了湛江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克服了种种困难,我们希望借此片让更多人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事业中来。
纪录片总导演田荣发表讲话。邓安祺 摄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湛江市人民检察院与湛江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湛江市爱鸟协会决定自2023年7月起联合开展鸟类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助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湛江市自然资源局、湛江市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持续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双百日”专项行动,形成力量上下衔接、剑指末端的高压态势。
鸟群。程立 摄
在今年11月12日,湛江还发布了《关于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通告》,明确湛江全域均为禁猎区,禁止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为期5年。
黄胸鹀。 程立 摄
勺嘴鹬。 程立 摄
不少珍稀鸟类频频到访。程立 摄
目前湛江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现象明显减少
热爱、保护野生动物之风不断扩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环境已经形成
正如片末提到的
“雷州半岛
从来就不是中原文明印象中的世界尽头
对于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来说
它是一个极其繁忙的迁徙和交通要道
是多样的生态的交汇之处
是生命的中心”
【撰文】邓安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