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4大类29节课,常平中学教学开放日大展“双新”实施成效
今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第三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实施省级示范校名单,东莞市常平中学顺利入选。从东莞市首批10所“双新”实施市级示范校到省级示范校,常平中学立足品质课堂建设,推动“双新”实施与育人变革。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示“双新”实施省市级示范校的课堂教学成果,推动“品质课堂”实验学校建设,12月7日上午以“聚焦双新·凸显品质”为主题,常平中学举办全市教学开放日活动,带来四大类、共29节高质量公开课展示。来自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团队走进学校、深入课堂,并在听课评课议课中,和老师们互动交流,分享深化育人方式变革、创新课堂教学的思考。
公开课彰显“双新”实施教学成效
语文课上,高二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沉浸式感受欧阳修笔下的后唐时期;历史课上,学生们正在搭着飞驰的列车看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地理课上,学生们正在学习植被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心理课上,师生们在共同讨论多巴胺的产生,探寻幸福......
在上午的活动上,学校利用第3节、第4节课,举办了这场以“聚焦双新·凸显品质”为主题的教学开放日课堂展示。在约一个半小时时间里,共有29位教师带来29节公开课。讲台上老师认真讲课,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着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与积极性,公开课充分彰显常平中学“双新”实施的课堂改革与教学成效。
2021年广东省全面实施新高考,以普通高中“双新”实施为切入,广东做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共遴选三批省级普通高中“双新”实施示范区、示范校,东莞成功入选首批5个省级示范区,先后有11所普通高中获评省级“双新”实施示范校。在一体谋划、统筹推进,结合“品质课堂”建设、“双特色”高中建设,东莞不断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激活学校内生动力,推动全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
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常平中学立足“品质课堂”,以课程为基础、以课堂为载体,抓住新课程改革契机,持续深化课堂变革。
2022年10月,学校举办了2022-2023学年度品质课堂示范课展示活动,并联合万江中学、石龙中学,举行三校英语品质课堂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意在探讨“双新”背景下高中英语品质课堂高效教学教研模式,探寻“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变革之路。时隔一年,学校再次举办全市教学开放日活动,以全学科开放课堂,充分彰显“双新”实施成效。
教学开放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丰富的课堂形式让学生收获多多,也让参与其中的教师感触良多。
两节开放课之后,各学科教研员、授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分组进行评课议课交流。授课教师分享公开课设计思路及想要达成的育人成效,参与听课教师各抒己见表达对课程的理解与收获,各学科教研员从教研及课程效果等出发进行点评思考。
对于新教师来说,参与听课评课,也是快速实现专业提升的途径之一。授课教师地阐述与表达,则是经验的传递,让年轻教师在理解课程设计与授课方式中,形成对照,取长补短,实现快速吸收。在政治科目点评交流中,常平中学新入职教师赵小雨直言“自己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也得到丰富的收获。”
来自清溪中学的心理教师陈玉婷,在听完心理公开课《探寻幸福》后,同样觉得“很有收获”。《探寻幸福》授课对象为高三学生,通过“消失的TA”设计情景,帮助高三学子调整心态,发现生活中的小幸福。“有些学校心理老师不多,一个老师也许就是一个团队,因而需要通过公开交流与分享来思考总结,开拓备课、磨课思路。”陈玉婷透露,在学校自己也上过类似心理课,公开课设计让她备受启发,未来也可以参考借鉴,不断提升课程效果。
对于本次“聚焦双新·凸显品质”教学开放日活动的成功举办,常平中学校长陈庆宏表示,希望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双新”实施省市级示范校的带头作用,一方面为校内外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积极营造氛围,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汇聚兄弟学校及教研力量,深度探讨课堂教学改革与育人模式创新,积极推动东莞“双新”省级示范区建设,助力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文】黄婷 李玲
【摄影/视频】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