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顺德一中建校112周年,学校将开展“一中人,一中情”一中故事征文活动。活动将广泛动员“一中人”撰写“一中故事”,挖掘学校文化,弘扬一中精神。顺德一中在育人的道路上,有无数感人的事迹。每一位老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为展现一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本期推出赵明月老师的育人故事。
个人简介
赵明月老师
佛山市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优秀指导老师
顺德区优秀班主任
顺德区教坛新秀
顺德一中爱岗敬业优秀教师
顺德一中标杆班主任
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优
以我点点微光,凝成温暖炬火
——我的10年班主任工作感悟
题记: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班主任的成长之路,也是在用心去感受不同灵魂的色彩,集点点微光以成炬火,且照亮且温暖。
恍然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已经很久了,从之前被学生叫“明月姐”到现在被孩子们戏称“赵妈”,不变的真诚和善良,变了的是岁月沉淀后的心境沉稳。提到班主任,很多人都会觉得辛苦,确实高中教师本就辛苦,更何况是操心的班主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班主任这个岗位非常重要,也会让你迅速历练成长!而我也想聊聊自己这一路走来的感悟。
观点1:管理需要方法,相处更要智慧
刚当班主任时,大家都会向老班主任请教,尤其是学习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我很庆幸自己一来就在顺一这个无私温暖的团队,只要你开口求助,很多老师都会欣然相助,并无私分享很多现成的管理细则文件,这些班级管理的制度文化,是立班之本。如何让学生认可你的管理制度?如何让班级有序且持久的发展下去?这些都是需要方法的。我一直坚信,不要去考验学生的自觉性,依靠规章制度运行管理更可靠。其次,我非常非常注重公平,甚至是有点执拗于公平公正的人。建立制度的初期,我会在大家都认同的大前提下提供初稿,然后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让大家认可信服班级的制度。接下来,最核心的事情就是落实。得力的班干可以弥补很多制度的不完善,所以加强班干队伍的建设,强化班干执行力,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班级管理真的很神奇,有些方法很好用,却不适合自己。有些事情同样的做法,可是不同的人做出来感觉就是不同。于是渐渐的摸索,你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带班风格,也会让自己更加从容自信又自洽。这个试炼的过程,你会懂得,举措千人千法,没有绝对的好坏,只能以学生为本、多多换位思考。如果遇到棘手问题,可以多参考一下有经验老师的建议,慢慢地你也能积累总结出很多带班的智慧。那种看似“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其实都是自己努力之后的智慧沉淀。
观点2:教育需要情怀,有爱才能长久
有人说,你班主任看着做的那么好,看着也不是很累,你是不是很享受做班主任?这种问题就好像火灾来临时,你问消防员:“你这么有经验,应该不怕发生火灾吧。”其实,是因为做了班主任,就要有这份责任,就会想办法把事情做好。不同的是,前者是看不见的生命培育,后者是看得见的生死。因为这份责任,你就让自己全力以赴;因为这份责任,你也会让自己去思考,你想做一个怎样的班主任。
很久前的一次聚会上,我崇拜的一位很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忽然问我:“你想做一个怎样的班主任?”我脑海里过了很多形容词,但他接着说:“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班主任,我就去做那样的班主任。”一时间我有点懵,可细想这种格局和高度就是不同,尤其是在自己为人母之后,对这句话感触更深。
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把班级的学生向什么方向引领!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怎样的班主任,我就去成为那样的班主任。然后,我就有了如下渐渐清晰的带班理念。
///
我希望我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班主任,我就去做那样的班主任。于是,我想要成为孩子的一束光,困境时给予支持和温暖,迷茫时给予前进的方向,失意时给予陪伴和接纳,得意时给予更高的憧憬。
这份爱,很多问题都有了答案,很多行为也有了更强的动力,一切都因为爱和肩上的责任。
于是,在每一个困难的时候,学生都知道,我在,一切都没问题,一切都来得及,一切都是有期望的。
观点3:助生成人成才,亦是育人育己
当你在真心想帮孩子们成长,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培养的时候,你就会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反思,然后用言行影响孩子们。就如同我想要孩子们乐观积极,我就要愉快地与他们相处,让他们被我的真诚和乐观感染。我想要孩子们有幸福的能力,热爱生活、积极有趣,我就去学习摄影和视频编辑,收集日常他们的各种图片素材作为每周班会素材,用身边的细节碎片引领他们去正向思考问题、正向感受生活。我希望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和同理心,我就要求自己对他们多些理解和鼓励。因为,我知道,只有在困境中被认真爱过和善待过的人,才更知道善意温暖有多重要,也会更有能量去付出,去发光发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渐渐的彼此信任,彼此成长和成就。并且我坚信,爱是流淌的,也会相互滋养。于是,这样的我也同样被他们关心、理解、包容和鼓励。我从他们的身上学会了更多的反思,学会了更加勇敢,也更加坚持善良、积极且有为,坚持相信“相信的力量”。
优秀毕业生受邀回校,分别去多个班级做学习经验分享班会
正是这段难忘的育人经历,让我幸运地见证了几百个孩子高中阶段的成长,他们各有各的故事。这也让我开始思考,那些优秀的孩子共有的品质是什么?他们背后是怎样的家庭氛围?怎样的家庭教育模式?我也会思考,那些所谓的困难的孩子,究竟为什么会有这些困惑和问题?该如何去帮他们度过困境?
感谢这些经历,让我激励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在激励自己成长,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摄影:李海符
审核:廖伟梁
吴近昕
赖光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