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中乐团在深举行《乐动鹏城 情系神州》音乐会,本周日抢先听音乐会前讲座

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
+订阅

香港当代民族管弦乐经典音乐作品

粤港澳大湾区巡演·深圳站

《乐动鹏城 情系神州》音乐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香港中乐的发展令人瞩目,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乐作品和爱国作曲家。这些作品讲述着中国故事,也承载着港人的爱国情怀,更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

香港城市中乐团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23资助立项《香港当代管弦乐经典音乐作品粤港澳大湾区巡演》,计划通过民族管弦乐队巡演、讲座、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将香港优秀当代中乐作品和民族乐团发展经验带到大湾区,让大湾区人民和音乐界人士增进彼此了解、促进文化融合,以期更大范围的文化交流。

本次音乐会是巡演计划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首场演出,将由70余位乐团成员倾情演出香港当代经典中乐名曲!

01  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

2023年12月23日(周六)20:00

演出地点

深圳市龙岗区文化中心·大剧院

演出票价

80元

购票链接:

https://m.damai.cn/shows/item.html?itemId=747366616544&sqm=&utm=

温馨提示:1.2米以上或6周岁以上儿童(凭身份证)凭票入场,其他儿童谢绝入场。

02  系列活动

为让观众对演出曲目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内涵有更多了解,乐团将于12月10日(星期日)上午举办“深圳站新闻发布会暨音乐会前讲座”,著名指挥家、二胡演奏家及本巡演项目总策划程秀荣,携本场音乐会指挥卫承发、笛子独奏郑佳文,共同带来精彩的乐曲讲解和现场示范,让听众朋友们理解创作故事、提前一饱耳福,值得期待!

音乐会结束后,乐团还将于2024年1月12日(星期五)下午举办研讨会,大湾区多位音乐家及学者将共聚一堂,以“中乐创作与传承——大湾区的机遇”为主题,探讨近现代中乐作品、尤其是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创作特点与趋势,中乐作品创作中所体现的文化传承与融合,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在中乐创作中的发展机遇。

03  演出曲目

民族管弦乐合奏  维港夜曲  黄学扬曲

古筝与乐队  自在山云间  麦伟铸曲 马铁英编曲

民族管弦乐合奏  四季 - 冬  卢亮辉曲

二胡协奏曲  辛弃疾  叶纯之曲 

中场休息15分钟

民族管弦乐合奏  云南风情  关乃忠曲

民族管弦乐合奏  八骏  陈永华曲 

笛子协奏曲  白蛇传  罗伟伦 郑济民曲 

民族管弦乐合奏  电视主题曲组曲  顾嘉煇曲

*曲目顺序以实际演出为准

04  演出阵容

胡炳旭  嘉宾指挥

中国乐坛杰出指挥家。他先后任中央乐团、上海京剧团、北京京剧院、中央歌剧院、东方歌舞团、中央芭蕾舞团等国家级团体的常任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兼首席指挥、新加坡华乐团和广东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和首席指挥。

胡炳旭指挥艺术的杰出成就:中国文化部曾授予他优秀指挥奖,并多次获任重大艺术演出音乐指挥的殊荣,于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典礼大型文艺晚会《今夜星光灿烂》等。特别是将交响乐队与民族器乐和声腔的结合,这在中国戏曲艺术史上是一大创新与发展。几部大型样板戏《交响音乐〈沙家浜〉》、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及《杜鹃山》等皆由他创排。

影视方面:他指挥《开国大典》、《红楼梦》、《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秦颂》、《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等80余部电影、电视剧以及众多CD、DVD。1995年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指挥特别奖。菲利浦(philips)公司首次在中国录制发行的三张唱片,其中二张《京胡交响协奏曲》专辑、《吕思清小提琴独奏》专辑都是由他执棒的指挥。

他的指挥节拍准确,动作潇洒大方。在音乐处理上热情奔放而细腻。他善于启发和调动演奏员的情绪,使指挥与演奏员、音乐与听众的交流以产生十分默契而热烈浑然一体的效果。多年来胡炳旭率领多个民族乐团在欧美频繁演出,为古今中外、东西文化的交融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7年他率领中央民族乐团到美国十八个城市巡回演出,并与世界级大提琴家马友友合作,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奏了第一部大提琴与民族乐队的协奏曲—《春梦》,获得空前成功,成为百年来中国进卡内基音乐厅演奏的第一支民族乐队及第一位指挥家。

1997~2000年他应邀到新加坡华乐团任第一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在任期内曾率新加坡华乐团赴北京、上海、厦门、台湾等地演出,均获得极大成功。

2006年应德国世界文化中心之邀,与北京京剧院一行八十多人,和德国柏林大歌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合作,仅用了三节排练便成功地上演了历时两个半小时的《大型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获得了空前成功得到了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众多观众的欢迎与首肯此次中德艺术家的合作乃是世界之首创,是东方艺术瑰宝 — 京剧,走向世界成功合作之一大创举!

2001~2013年率领广东民族乐团远赴多地世界级音乐殿堂—2008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暨德国、瑞士、比利时、捷克等欧洲五国等城市作巡回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近期,北京京剧院演出传统戏《西施》、山西京剧院的《走西口》、《知音》、《紫袍记》、中国京剧院的大型交响京剧《西安事变》、陕西歌舞剧院歌剧《张骞》,另外还指挥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连续四年的新年音乐会和陕西广播电视民族乐团连续两年的“华夏同根”清明祭祖专场音乐会等。

胡炳旭的指挥风格是稳、准、快、神,品味是典雅质朴,对不同乐种、不同编制规格乐队的整合,对不同风格作品的处理和诠释,总能透彻地表达出他的音乐理解,带给观众听觉、视觉美的感悟和震撼。他高超的指挥技艺充满激情,并将激情融入理智和美学的理念,令人回味陶醉。

叶小钢   荣誉艺术总指导

叶小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创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教育家。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国际作曲主席、上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星海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名誉教授、天津茱莉亚学院顾问,北京现代音乐节、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青岛海洋国际音乐季、“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艺术总监,以及哈尔滨音乐比赛艺委会主任。他是中宣部首届“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叶小钢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是中国当代音乐领域的领军和代表人物。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剧、影视音乐等多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其代表作有《地平线》《最后的乐园》《大地之歌》《喜马拉雅之光》《青芒果香》《峨眉》《鲁迅》《英雄》《美丽乡村》《林泉》《羊卓雍错》《澳门新娘》《永乐》等。其影视音乐《玉观音》《大国崛起》等广受好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全球共计有30亿观众聆听由郎朗演奏,叶小钢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星光》。从1995年起,他的作品被世界著名的音乐出版公司Schott所出版和代理。

其作品在世界各地被众多乐团广泛演出,包括纽约爱乐、费城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皇家苏格兰国家管弦乐团、爱尔兰国家交响乐团、纽西兰交响乐团、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意大利斯卡拉爱乐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新日本爱乐、新加坡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乐团、中国爱乐、中国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以及国内外众多其他乐团。其作品曾在香港国际艺术节、澳门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德国萨尔州艺术节、波兰华沙之秋国际现代音乐节、罗马尼亚乔治·恩斯库音乐节等众多国内外音乐节和艺术节上演出。

叶小钢曾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德国柏林、萨布吕肯和慕尼克、英国伦敦、爱丁堡和格拉斯哥、俄罗斯莫斯科、印度加尔各答、法国南特、爱尔兰都柏林等地分别举办《中国故事》专场音乐会,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为中国当代音乐在国际上的展示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程秀荣 指挥 / 二胡

程秀荣,经验丰富的指挥家和著名的胡琴演奏家,现为香港城市中乐团艺术总监、中国管弦乐学会名誉理事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名誉理事,并任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客座教授,历任福建歌舞剧院民族乐队首席、香港中乐团二胡署理 / 助理首席等。

程氏自小热爱音乐,从少年时代就活跃在各种文艺舞台。早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建艺术专科学校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在夏飞云、何占豪、胡延仲和林华等教授的指导下,悉心钻研作曲及指挥理论。在演奏上,师从陈学成、萧白镛、闵惠芬等名师,博取众家所长,自成一格。

程氏于1976年开始其专业二胡演奏事业,自1980年曾多次在大型音乐比赛中名列前茅,包括1982年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族乐器独奏比赛中荣获优秀表演奖(最高奖)。1986年起先后在中国内地及海内外举办多次个人专场独奏会及许多影响深远的演出。2005年受邀在北京音乐厅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举行“程秀荣二胡交响演奏会”,成为该交响乐团建团六十七年来首位全场合作的二胡演奏家,获得空前成功和极大回响以及中国报界及音乐界的高度评价,音乐会现场实况录影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成专题节目在音乐频道上播放。

尤其近三十余年来,程氏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广州珠江交响乐团(原广州珠影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上海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等多个著名乐团合作演出,广受推崇,演奏足迹遍及国内和港澳台地区、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纽西兰等地。

卫承发 指挥

卫承发,先后毕业于香港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学士课程及香港公开大学商业管理学院硕士课程。

指挥的研习,始于参加1984年香港演艺学院首办的指挥课程,师承香港管弦乐团团长米朗高治亚。同年受聘为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组首任指挥。1985年起,担任全职艺术行政工作,曾任职政府音乐事务统筹处音乐推广组,及后担任香港学校音乐节及香港学校朗诵节行政主管。踏入退休之年,致力前线音乐教育及乐团训练。

1979年起与一班热爱音乐的朋友创立及营运香港爱乐民乐团,曾指挥乐团灌录镭射唱片,由BMG唱片公司制作发行并获金唱片奖。担任行政工作期间,仍活跃于客席指挥活动。多次应香港作曲家联会邀请,指挥发表新创作乐曲。致力青少年乐团训练工作,先后应音乐事务处邀请在夏季音乐营训练儿童中乐团,并远赴英国冬季音乐营训练布莱顿青年交响乐团。1997年7月1日,香港中乐团主办97回归音乐节首场音乐会,邀请二十多个乐团组织香港联合中乐团演出,获选为该联合乐团的筹委主席及指挥。2010年应荃湾艺术节邀请担任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青年音乐大汇演音乐总监,组织及训练来自香港、广州、澳门及台北的青年乐手,组建及指挥过百成员的中西联合乐团演出。

以不同角色积极参与及支援多项艺术活动,曾任香港赛马会音乐及舞蹈信托基金委员、市政局音乐顾问、粤剧发展询委员会委员、香港竹笛学会副会长、香港浸会大学音乐学士及硕士课程顾问、香港中乐协会理事、香港中乐团、音乐事务处及多个团体的艺术顾问。多次应邀担任音乐比赛评判,为大学、音乐事务处及其它机构主持专题讲座。

天姿 古筝

天姿,香港土生土长的青年音乐家,现为天乐音乐学院及天乐古筝艺术团之创办人及艺术总监,亦为香港天籁敦煌乐团古筝及箜篌乐师。她先后获取香港演艺学院音乐学士(一级荣誉)学位及音乐硕士(优异)学位,随著名古筝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许菱子教授主修古筝。年幼时跟随刘衡老师及吴晓红老师学习,及后得到著名古筝演奏家周望、孙文妍、王中山、滕春江等教授悉心指导,另随多位名师习蝶式筝、箜篌、古琴、潮州音乐、钢琴等。

陈氏于国际比赛屡获殊荣,包括第三届“敦煌杯”中国古筝艺术菁英展演职业青年组铜奖、第四届国际古筝比赛青年专业组金奖、第七届深圳“芳吟杯”古筝比赛专业组一等奖等,亦于2015年获选为香港电台“乐坛新秀”,参与香港电台的录音和电视拍摄工作。

陈氏曾参与过百场公开演出活动,曾举办《天筝元韵》、《筝游列国》、《万壑筝流》、《丝路筝情》古筝音乐会,曾获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邀请举办音乐显才华系列《天乐姿音—陈天姿古筝音乐会》,另入选香港中乐团“乐·融·荣”计划举办《天乐-陈天姿古筝音乐会》,全院满座,亦先后于2016及2018年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其演奏获得外界高度赞赏。她任教逾十年,现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及多间中小学,其学生于海内外的国际比赛获奖无数,曾荣获多项优秀教师奖。另外,她曾于香港电台第四台主持《下一站四台》中《中乐纵横谈》环节,介绍及推广中国音乐。同时,她热衷于音乐艺术研究,曾举办讲座音乐会,撰写多篇论文,并刊登于学术论文期刊。近年创办天乐音乐学院及天乐古筝艺术团,致力于音乐教学与表演艺术工作,其宗旨是希望透过教学及实践宣扬音乐艺术,鼓励艺术创作与传承。

郑佳文 笛子

郑佳文,从小师承赖锦标及林斯昆,并得陈鸿燕指导,在学期间多次在香港学校音乐节中获奖。2004年应龙音制作有限公司邀请,与中国大陆知名中乐小组“东方天使”赴日本演出,郑氏演奏技巧全面,除笛子外,亦擅长演奏西洋长笛,现从事演奏、唱片录音及教学工作,对推广笛子艺术不遗余力。

05  香港城市中乐团简介

香港城市中乐团成立于1994年。建团二十九年以来,为发扬中国文化、推动香港中乐发展及促进海内外音乐界交流作出不懈的努力。

乐团于1995年应BMG唱片公司邀请灌录三辑中乐唱片,其中与俄罗斯爱乐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协奏的二胡大师选辑《三皇传奇》一度高踞亚太地区唱片销售榜榜。1997年乐团曾主办庆祝香港回归的中乐专场《情系中华》。

乐团于1998-1999年成功举办《中乐经典作品展》;2000-2001年首创以编年史的形式推出《二十世纪中乐回顾系列音乐会》,举行了共五场专题音乐会及十一场讲座。此举开创中乐界的先河,引起国内及海外音乐界极大关注,乐团亦获视为一支极具发展潜力的中乐团;2023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并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全力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展开巡演


资料来源:龙岗文化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