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宜居指数全国第48!赤坎这些亮点让幸福加倍→

赤坎政法
+订阅

近日,第六届中国城市建设峰会

暨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上发布了

“2023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分析报告”

根据报告

湛江位居中国城市宜居指数综合分析第48名

据了解,该报告是城市建设杂志社基于国际宜居指数分析标准,集纳相关城市数据而完成,根据专业算法模拟等,集中展现我国城市在宜居建设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相关专家对本次宜居指数分析报告进行了具体介绍和深度解读。

从“北部湾中心城市”到“省域副中心城市”

从“高铁圆梦”到“五龙入湛”加快形成

从“超百亿美元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到

“做优做大战略性产业集群”

而赤坎作为湛江的中心城区

又有哪些宜居宜业宜游的小亮点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

不再偏、不再远、不再慢的湛江赤坎

 探索这座滨海之城的“宜居密码”~ 

赤  坎

坐拥湛江最繁华的黄金地带

还保留着湛江烟火气十足的古商埠!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

有美食、美景、打卡圣地

赤坎的好

真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赤坎

大家好,我叫赤坎,因为我这里土壤属于砖红壤,土色红赤,地处丘坎,所以人们叫我“赤坎”

我有着湛江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曾经也是湛江商贸最发达的地域之一。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式殖民和岭南骑楼建筑还保留着很多。

大家总爱边抱怨“怎么好吃的都在赤坎”,边来这边寻好吃的,谁让我们街头巷尾的老字号那么多呢!

2020年网剧《隐秘的角落》的热播,我摇身一变成“小网红”,时至今日,还是不少游客会专门来我这里打卡。

我家是书香门第,岭南师范学院是可追溯到1636年创办的雷阳书院,还有着湛江数一数二的中学——湛江第一中学

在赤坎

老人们喜欢在老街地段乘凉

青壮年白天认真工作

晚上则喜欢寻觅一处放松身心的可栖之地

吃吃喝喝的慢时光也是很惬意

赤坎是一个古商埠,始于宋朝晚期

原是一个小盐埠,至今仍有一条街叫“盐埠街”

到了清朝,随着康熙年间“海禁”解除,才逐渐繁华

△1905年赤坎市政厅

如今赤坎是湛江的中心城区

也是湛江市政府所在地

这里的生活节奏并不快

被海水包围的城市

南国之城容易沉浸在湿润里

住在赤坎古商埠的人泡出自己的慢生活

古商埠似一个万花筒

把生活的烟火气折射为万象纷呈的多面体

姚瑶 摄

姚瑶 摄

金沙湾是赤坎的城市客厅

晚风徐徐,幼沙沾满脚丫

饮风听浪

是湛江人亲近大自然的独特方式

△市民游客怡然自得。谢光大 摄

在赤坎

有这么多地方可以逛

寸金桥公园

寸金桥公园始建于1958年

旧称”西山公园“、”人民公园“

又称寸金公园

为纪念遂溪人民抗法斗争改为现名

1961年,郭沫若到湛江题诗“一寸河山一寸金”

寸金桥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

公园中心广场屹立着抗法英雄的塑像

是湛江市最大的亚热带园林式公园

中山二路步行街

赤坎中山二路在2002年被政府确定为步行街

这条商业老街已繁荣超过百年

旧称法国大马路、霞飞路

百年浮浮沉沉起起落落

步行街曾经是商业繁荣的k物街

这条街上曾经的宝石大酒店、百乐殿、

中山百货商店、红旗电影院等等

都满载这赤坎居民的回忆

南华广场

在南华广场上,中医医院、工人文化宫对面

就是南华大酒店旧址和中南百货公司的旧址

诸多遗留建筑印证着过往的辉煌

金沙湾

晚上散步绝佳之地金沙湾,是国家AAAA级景区

有着标志性的喜来登五彩双栋建筑

还有高高耸立的花园酒店

观海长廊海滩浴场上总是人来人往,任风吹拂

“升级”后的金沙湾广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设施翻新,绿化升级,新广场真是活力满满

仿佛一下“变年轻了”

坐在长椅上吹吹海风、欣赏海湾风光

是当地人的浪漫~

世贸大厦

世贸大厦位于湛江最繁华的绝版地段

第一至四层为大型现代化购物中心

旁边就是南桥,湛江人必来之地

图源:@鹿饮溪

湛江博物馆

湛江博物馆坐落于赤坎寸金桥公园内

距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是广东省市级最大的博物馆

1983年由“湛江地区博物馆”改称为

湛江市博物馆

馆名是开国元勋董必武同志的题字

馆内展览内容包括湛江开埠的百年历史

湛江人民抗法斗争、粤桂边区革命斗争

馆藏古代铜鼓和陶瓷精品、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

想要了解湛江的前世今生

不妨在藏品前驻足,细细品味

在赤坎

老街旧址充满“厚重感”

南兴街静园旧址

静园,在两利万利对面的南兴街

由广州湾商会第一任会长陈斯静所建

走道是一条仿巴黎式的走廊

图源:湛江发布陈文

大通街

赤坎大通街是湛江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

它与湛江最古老的街道古老渡街相接

是见证赤坎古商埠沧桑的珍贵“化石”

过去,古老渡和大通街以东地域,是一片海滩

来往货船通过鸭乸港乘潮进出商埠

后来商人入驻,货栈林立,栉次鳞比

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商贸一条街

人们取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之意

起名“大通街”

水仙庙

水仙庙位于水仙街,左右各有一口井

由于古商埠的发展,赤坎的庙宇也随之香火兴盛

古码头

大通街道一侧共有10座古码头

是繁荣鼎盛的进出口货物集散地

是赤坎古商埠的地标

当年,货物正是靠着人力担抬

沿着青石砌成的步级一步一步登上大通街

再分散到各个商号,再从陆路转运到其他地方

所有商船货物在此处启航、靠港,历数百年

1号至4号码头,在今大通街北段

南起大通街与平安街交叉处,北接晨光小学

这段街道原叫“古老渡街”,长达180米

因明、清时期古老渡口而得名

5号码头位于染房街中段二十米的位置

是一座与染房街平行的踏跺式渡口

6号至10号码头分别位于

染房街、东兴街、水仙街、南兴街和泥水街

水井头

或许大家对水井头都不陌生

它位于赤坎大众路,即广州湾商会对面的小路

水井头旧照

早餐时分这里是一片热闹非凡

因为有水井在此

大家都亲切的将这片吃早餐的地方称为“水井头”

水井头旧照

民主路广州湾商会馆

广州湾商会馆位于广东湛江市赤坎区民主路

1922年由赤坎各商号筹款在原平房旧址兴建

1923年破土动工,1925年落成

图源:@骆德津

仿法国钟楼样式设计,风格别致

是赤坎最早的现代堂皇建筑

民国风情街

和平路两侧的建筑物充满特色

全街基本以二层的连体骑楼为主

是赤坎骑楼建筑群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

广州湾历史民俗馆

2014年初广州湾历史民俗馆装修一新试开放,为典型的岭南骑楼

分上下两层,进去仿佛让人重回广州湾

馆内展览1898年-1945年

法国租借地广州湾时期的

生活器皿、商业器具和历史文物

图源:@骆德津

陈明仁将军故居

陈明仁将军的故居建于1903年

陈明仁将军是湖南人

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

1952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军长

率部开赴湛江,担负边防守备任务

在百余年后的今天

这幢小洋房还保留有当时的模样

许爱周旧居

许爱周是坡头区博立村人

他的故居位于民族路39号

法租借广州湾时期

他以实业救国,经营商业、航运业,开设商号众多

为湛江的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

建设旅店

建设旅店,在中山一路和创业路交界处

原名胜利大酒店

落成于抗战时期

图源:湛江发布。摄影:胡梦杰

这些旧址都是赤坎记忆中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

羡慕住在赤坎的人

闲来无事就可以去感受这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在赤坎

一不小心就吃胖

说起赤坎

藏在大街小巷里的美食是千万不能错过!

有很多老店都开了十几二十年

吃起来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老街簸箕炊

簸箕炊入口软糯又不失嚼劲

搭配好的秘制酱料更是一绝

咸甜适中,让人忍不住一口接着一口~

老街牛杂

听说湛江人都拒绝不了牛杂的诱惑

午餐吃、晚餐吃、宵夜吃

有着让人食过返寻味的魔力

牛杂串和炸品串整齐地码好在冰柜里

任君挑选,吃多少拿多少

一串串的牛杂冒着香气上桌

配着酱料甜咸适中,每一口都是享受

图源:@三碗不下桌

大德路鸡煲美食街

大德路鸡煲

是古商埠里的一道美食

是古商埠里的一份乡愁

更是古商埠里的匠心传承

榴莲鸡煲独特的榴莲香气勾引鸡肉嫩滑多汁

薄荷鸡煲清淡鲜美,散发着薄荷的清新香气

椰青鸡煲以椰青的清甜配上鲜嫩走地鸡肉的香

羊胎盘鸡煲香中带清、清中又浓

每一份美味

因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历经三十多年的坚守

而成为一张美誉湛江的名片

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征服了无数食客的舌尖味蕾

还有很多美食等着你们发现

来 源: 湛江发布 微湛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