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网讯 一排石头为墙体的“别墅”前,一株造型优美的三角梅正在热情地绽放。近日,位于化州市郊的建设农场场部的“干部楼”成了网红打卡点,有网友笑称,“一半的化州人都来打卡了”。
市民前来打卡拍照。
石头“别墅”成网红打卡点 昨日上午,茂名晚报记者在广东农垦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场部办公楼后面看到,有一排宿舍楼是用石头砌起来的。宿舍楼共有4栋,每栋都是两层两套结构。一名农场的职工说,用现在时髦的话说,这些是“联排别墅”。 其中成为网红打卡点的是石头楼的第一栋第一套。因为这一套房子的门前种有一株三角梅(勒杜鹃),三角梅从根部就分为两支,每支都差不多有成年人的胳膊般粗,生长到二楼的阳台上面,现在三角梅盛开的花刚好遮住门口的上空。 记者采访期间,前来拍照打卡的化州市民络绎不绝,农场的职工说,这一个多月来,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打卡,傍晚和周末则更多,甚至还有新人来这里拍婚纱照。一名在化州市区过来的网友说:“三角梅常见,但造型这么优美开得这么艳丽的不多见,而石头楼在化州更是绝无仅有,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拍起照片效果特别唯美。”她笑称,估计一半的化州人都来打卡了。很多网友说,建设农场的环境非常优美,除了网红的石头楼,还有很多老荔枝树、芒果树、老建筑等,来这里打卡,一方面感受当年建设农场的艰辛,体念知青岁月,另一方面更是感受到现在化州创文创卫的成果,自豪感满满的。
石头楼的石头取自尖岗岭 成为网红打卡点的这套房子的主人叫刘沛柱,虽然已经年逾八旬,但是看起来非常有精神。刘沛柱是一名退役军人,曾经在北京空军某部服役了15年,儿子也是在北京部队出生的。转业后,就回到了家乡化州,在建设农场工作到退休。刘沛柱对农场的历史很熟悉,他不时向前来打卡的市民介绍石头楼的历史,每当有市民邀请他一起拍照,他都站得笔直。 据刘沛柱介绍,石头楼的历史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久远,大概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距今约40年。“当时农场准备盖一批宿舍,一个福建的工程队承接了工程。”他说:“这些福建人从化州尖岗岭运来石头,将其凿成长方形的砖体,用作宿舍楼的外墙砖体。”刘沛柱说,墙体是石头,楼面则是用当时比较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浇筑技术一次捣制而成,而不是上世纪中期较为常见的预制板。建完这4栋8套房子后,福建工程队发现用石头做外墙砖体在经济上非常不合算,后来就再也没有建石头楼,这一排石头楼也成了化州难得一见的建筑。 刘沛柱带茂名晚报记者进入石头楼内部参观。记者发现两层楼上下都是一房一厅结构,后面还有一层红砖外墙的平房是厨房、餐厅和卫生间。刘沛柱说,每套石头房的结构和建筑面积都一样,上下各约40多平方米,加上后面的平房,面积超过100平方米。 当初石头楼建好时,主要是分配给农场领导住,所以也有人称这一排石头楼做“干部楼”。刘沛柱当时是科级,并没有资格入住。一两年后,原来分配住这个房子的场长调去湛江工作了,他才搬了进来,一直住到现在。
三角梅购自云南大理 很多网友说在石头楼拍照好像在大理一样,巧的是,门前的三角梅就是刘沛柱15年前到云南大理旅游买回来的。除了三角梅,还有一株炮仗花,一起种在门前的空地里。刘沛柱说:“三角梅一年四季都开花,炮仗花要到春节期间才开花,所以现在很多人只看到三角梅,没有留意到炮仗花。” 刘沛柱说,石头楼冬暖夏凉,住起来非常舒服,而且也非常养育人。他的儿孙现在都离开了石头楼,在外面工作,“儿子在茂名,孙子在广州,孙女在北京”。最让老人自豪的是,他的孙女是北京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现在留在北京当律师。如果有人问起他的儿孙,他还会从口袋里拿出孙女的照片,“小时候她就曾经在这石头楼里爬来爬去!”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康源 郭瑞祥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信涛 通讯员 黄洁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