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绿嶂,百里良田;小桥流水,和美乡村。乡村振兴战略在深入推进,清远市清城区勇立潮头,积极探索。
随着《清远市实施乡村运营推进兴村富民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正式发布,清城区从传统的“美丽乡村”建设时代正式进入到乡村运营时代。
建立乡村运营“人才库”“资源库”“项目库”是乡村运营的主要抓手。返乡创业年轻人越来越多、农村沉睡资产被盘活、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当前,一首乡村运营助力“百千万工程”进行曲在清城大地激情奏响,将有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同步增收。
“新村民”引领乡村发展新浪潮
刘芷晴是一位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如今,她每天都在家乡清城区新桥村打理着自己的阳光玫瑰翡翠葡萄园。
返乡创业并不是一时冲动。刘芷晴回忆,2018年,清远在实施新乡贤返乡创业工程中,政策力度诚意满满,如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贴息贷款;每年最高安排100万元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
“乡村运营,关键在人才。但人才要起飞,首先得有资金、有项目。我十分幸运,顺着乡村运营的大潮起航了,领着家乡人致富,成为我30岁的梦想。”刘芷晴说。
刘芷晴正向着目标一步步迈进。据统计,从2019年至今,刘芷晴成立的地缘农业向土岭村租地210亩,村集体一年收入将近40万元;长期聘用的村民有20多人,平均年收入4万多元。
无独有偶,身在一线城市从事金融工作的陈景文也选择了回乡创业。“从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运营时代,我感受最深的是党委、政府以及基层领导的角色转变,政府不再大包大揽地强力推进,他们负责搭好平台和给予适当的政策资金支持,让企业唱主角。这让我们这些年轻一辈找到了回乡的价值。”
清远市景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景文。
于是,陈景文手持两条鱼,号称“软黄金”的鳗鱼和号称“淡水之王”的鳜鱼,开始了他的“乡村运营”之旅。目前,景盛农业公司投入约2500万元,初步建成清远市最大鳗鱼养殖基地、清城区绿色渔业养殖示范基地,年产值超2000万元。对部分农户实行“订单式”养殖、“兜底式”回购,2022年,公司累计带动300户农户就业,带动创收330万元,平均每户增收1.1万元。
乡村运营,“谁来运营”是关键。自实施乡村运营以来,清城区全面开展乡村人才梳理,梳理出专家库人才883名,雁归库人才59名,为乡村运营做好人才储备;经过清城区组织的实地观摩、社会实践、活动交流等,超500名清城区户籍的大学生回清创业,161名青年队伍加入基层社会治理,46名广东乡土专家及61名乡村工匠被认定。
“新场景”拓展乡村运营新功能
走进清城区马头村,马头山的巍峨与奇特矗立于眼前,丹霞地貌的岭南特色尽收眼底,还有中共清远县(临时)工委旧址、清代古民居“九厅十八井”、非遗文化传承的马头陶缸厂……
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马头村。
坐拥优美景色、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马头村,如何借势实现新发展?村“两委”干部迅速摸清家底,理清了乡村发展思路。
“组织村民,开会!”为了整合零碎土地、促进土地加速流转,马头村“两委”干部连续半个月晚上入户走访,积极沟通。目前,马头村已整合闲置货场用地3块共计21.7亩,其中在2022年年底已将2块土地成功通过平台流转,为村小组每年增加收入8.9万元;余下的12.4亩旧货场用地计划进行升级改造,已与广东饰纪上品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预计投入资金300万元,预计年收入达60万元。
在文旅项目上,已初步整合了马头山风景区的飞拉特户外攀岩项目、马头陶缸厂非遗陶器制作技艺体验、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九厅十八井古建筑等资源,打造一条研学线路,进而实现打造集特色农业生产、乡村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当前,马头村农文旅乡村运营的“新场景”已初步呈现。
马头村并不是特例。《方案》提出,各地在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清理、核实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各个村庄的可开发资源。同时,在此过程中,要求各村注重资源整合,并对集体经济不规范合同进行清理整治,最大限度排查出可运营的资源。据统计,清城区耕地面积23.4万亩,截至12月4日,累计整合流转面积约20万亩,累计整合流转率为85%;此外,清城区积极推广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12月7日,全区完成项目立项 1610宗,立项金额16.89亿元,成交363宗,成交金额3.51亿元,1158人次参与报名竞价,3343人次参与竞投出价,24万人次在线围观。
“新经济”擘画乡村产业新蓝图
“黄花风铃木的‘黄’、宫粉紫荆的‘紫’、美丽异木棉的‘粉’、腊肠树的‘橙’,您更喜欢哪一种?”这火遍网络的文案,正来自于清城区东城街道新桥村。2022年底,新桥村委大水坑村被评为清远市“美丽庭院”示范村。
如何围绕着“美”去运营“美”?这是新桥村遇到的难点。着力探索多元农业,创新产业运营模式,新桥村正在摸着石头过河。
新桥大水坑村率先成立了乡农民宿专业合作社,与清远国际酒店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企业+合作社+村民”模式加强运营和管理,提升了民宿经营者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同时,引入清远市乡下美食村项目公司,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传统美食体验,让游客更深入感受当地的魅力。
而新桥大水坑村山水云涧项目的诞生则是“支部+企业”模式的一次成功试验。2022年,在村党支部引领下,由溪边小舍农庄利用原有建筑和土地,升级改造成了集高端民宿、特色餐饮和帐篷营地的旅游项目。目前,山水云涧吃喝玩乐住一站式的度假配套,迎合了旅客新的消费需求。
当前,清远正积极通过建立项目库的方式解决“怎样运营”的问题。以清城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清城区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共有96个,储备项目24个,如横荷街大有村秋葵种植和沙塘·月景湾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项目,赤岗村稻虾养殖、青山村有机肉鸽养殖等项目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效应;石角镇黄布村通过建设以星野萤露营基地和稻虾丝苗米种养相融合的“石角1953”星链之音农文旅项目,带动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年增长达35%;沙步和舟山两个片区通过引进“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预计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约420万元。
未来,清城区将继续推进乡村运营工作,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吸引百名乡村运营师深度参与乡村经营,打造乡村车间、农业工厂、乡创集群、乡宿集群和乡旅集群,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提升村庄环境和公共服务建设,让乡土资源变身有效经济。
【来源】清城区农业农村局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