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敏:为民服务暖人心,做社区群众贴心人|平湖党员先锋

南方+ 记者

刘少敏,2001年1月入党,2009年入职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平湖社区,现任平湖社区党委副书记、妇联主席、工会主席。她坚持党建引领,做好各项工作,始终关心关注妇女儿童的困难和需求。2021年,她被评为街道“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被评为“龙岗区三八红旗手”。

社区是离群众最近的窗口,业务非常繁琐,在日常工作中,她本着尽职尽责、事事关心、凡事操心的态度,扎实推进街道布置的工作任务,不断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图1

在区、街妇联大力支持和指导下,2019年,平湖社区成立街道首个社区儿童议事会。这是刘少敏负责的重点工作之一。

社区儿童议事会,是指面向社区儿童招募小议事员,成立儿童议事会,以游戏体验、情景模拟、社区观察、调研访问、问题议事等形式,引导儿童从“一米高度”视角出发,提出自己看法的活动。该活动能培养儿童主人翁精神,逐步提高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小主人公”意识。

作为街道的首个儿童议事会,平湖社区儿童议事会相关活动在正式开展前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刘少敏描述整个筹划过程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她说:“我们在筹备第一届儿童议事会的时候,大家都不太清楚‘儿童议事会’的模式具体是怎么样运行的。面对这种情况,在街道妇联的帮助下,我多次去到其他街道的儿童议事会示范点,学习借鉴他们已经成熟运行的儿童议事会模式。”那段时间,刘少敏为了设计出兼具实用性、有趣性的活动方案,经常加班加点,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活动的筹划上。

图1

同时,由于是第一届议事会,为了在家长及儿童之间“打响名声”,她还带领同事前往多个学校进行推广宣传,招募感兴趣的儿童前来参与。在正式举行议事会之前的模拟培训上,一些“小议事员”出现了因紧张而不敢说出自己想法的情况,这时她会来到“小议事员”身旁对他们进行安慰,鼓励他们大声地、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与项目同事的努力下,第一届儿童议事会成功开展,也广获社区内儿童及家长的肯定。一位家长说,“这个活动能让小朋友得到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也让他们能够去各种地方参观、采访到不同的人,可以锻炼到他们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荣誉感。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对于我们家长来说,也很乐意看到自己的小孩参加这样的活动。小孩自己的积极性也很高,我小孩已经参加过一届儿童议事会了,今年她说还想要再参加。”目前,平湖社区已组织开展三届社区儿童议事会,初步构建了儿童议事体系,并顺利通过市级儿童友好基地创建验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群众在生活压力下产生了重度焦虑、急躁、不安的心理问题。为在社区群众中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助力群众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刘少敏主动参加安心驿站心理服务能力培训初、中级班,初步掌握心理疏导的方法。参加了这些系统专业的心理咨询课程后,她意识到,如何引导他人说出心中烦恼、如何倾听,都是有技巧的。从这些课程中,她还学到了一些危机干预方法,可以用来判断前来咨询的群众有没有产生心理疾病的倾向。

图1

前来社区咨询的群众大多是因为家庭矛盾、青少年心理问题而感到心中烦闷,她常常与这些群众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咨询者进咨询室前紧皱眉头,但出去时大部分会变得眉目舒展。像这样家门口的心理咨询服务,给群众提供了一个宣泄的渠道和初步的法律指导,能给予他们一定的社会支持,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一些群众遇到的困难比较复杂,他们来找我聊一次两次,其实是很难彻底解决他们问题的,但我觉得,哪怕只是充当一个‘知心姐姐’的角色,比如和他们聊聊天、认真倾听,都会让他们好受一点、放宽心一点。”刘少敏说。

除此之外,她还会链接多方资源,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到社区,给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让群众不用出远门、免预约排队就能排解心中苦闷。

●平湖党员先锋

刘少敏在工作中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家庭”为基础、“社区”为纽带。她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一名社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南方+记者 陶清清

通讯员 平组轩

图1


编辑 程德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