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铮:做启迪生命的教育家 | 政协委员在行动

南方+ 记者

【编者按】在云城区“提升首位度、建设都市圈”的实践和“1+2+5”重点任务清单中,政协委员们积极出力,一展风采。南方日报云浮新闻部与云城区政协联合推出2023年“云城区政协委员在行动”系列报道,大力弘扬先进,选树政协典型。

01:36

(云城区政协委员、云浮市伊顿实验学校校长铁铮,时长共1分36秒)

铁铮:做启迪生命的教育家 | 政协委员在行动

12月的云浮,清凉舒适,铁铮的故乡河南此时已经雪花纷飞。从初入教育界开始,他或许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与一个以云为名的城市产生紧密的交集。

回首来时,铁铮与云浮相知相识已七年。在他的带领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云浮市伊顿实验学校从一所风雨飘摇、人心涣散的学校发展为如今拥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学部共92个教学班,在校生总数3600人,连续荣获“云城区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称号的名校,同时也成为云浮市学位供不应求的民办学校之一。

“启迪思想觉悟,激发生命活力。”铁铮信奉的教育以爱为底色,投身教育近35年,他一直以思想的启迪、有效的劳动、智慧的工作与学习来引导师生。成为云城区政协委员以来,他提出多个与教育有关的提案,均被教育部门采纳。他说,希望未来以更广泛的调研和更扎实的实践为云城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能力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带来有效的经验。

铁铮谈“家校共育”。

从一线教师到教育管理

积累丰富办学治校经验

1988年,铁铮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一所省级的示范性高中担任化学教师,后来做过班主任、中层领导。在一线教育多年,铁铮走上了副校长职位,开始了教育管理的探索。

到民办学校后,铁铮做起了校长,发挥的舞台更大。他曾把一所学校从零带到六千多人的规模。从高中教师到管理高中,到管理中小学,铁铮丰富了教学实践,锤炼了教育思维,对教育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积累了有效的办学治校经验。

俯视云浮市伊顿实验学校。

目光移到云浮市云城区环市西路教育园区,开敞宽阔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伊顿实验学校等校园就坐落其中。此前,这里曾人迹稀少、杂草丛生,如今已是楼宇拔地而起,环境雅致的教育园区。

伊顿作为云城区第一所民办学校,于2013年正式开学。彼时,伊顿还很“稚嫩”: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栋宿舍楼,没有额外的配套设施。前两三年的办学过程中,由于教育理念不能落地,对社会的承诺不能兑现,导致师生、家长满意度不如预期。多重因素下,伊顿的口碑急转直下。

在这个时候,学校董事会找到了铁铮。铁铮细细思索,决定来试试看。

2016年7月,铁铮来到伊顿,他先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教学理念悬空,那只会离立德树人的目标越来越远,何谈更高的追求?”雷厉风行的铁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决定要快速做好两件事,一是留人,二是重定教育目标。

校园整体空间疏朗有致。

暑假之前,学校召开了3场不同年级的家长会,铁铮直面问题,在会上诚恳地向家长致歉,坦诚地总结了学校过去的种种做法,并向大家解读了自己今后的办学理念,做出掷地有声的承诺,随即又赶着和每位老师一对一谈心。

为表决心,想着女儿也正是需要人陪伴教育的时候,他把自己妻女也带了过来。尽管挽留了部分老师学生,但那个暑假还是流失掉了170多个学生。

教育理念是一个班级、一个学校运行的根本所在。铁铮把学校的办学方向拉回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用“启迪思想觉悟,激发生命活力”来引导学生成长。“这句话不是空洞的,而是真实可感的,所以需要我们远离教条的说教,通过各种场景营造教育氛围,让孩子从生活中感受到我们的教育内容,从而启迪孩子思想觉悟,让孩子健康成长。”铁铮的话打动了留下的老师们,一股积极的能量悄然萌生。

落地全新办学理念

书写兴校兴教的“逆袭”实践

行走在伊顿校园,总令人有清新舒适之感,巨大的石山伫立在操场旁,砖红的建筑雅致温馨,连廊串联起教学和生活区,整体空间疏朗有致,令人难以想象这个校园有近4000名师生生活在其中。

“完全感觉不到我们学校师生有将近4000人。”铁铮说,伊顿校园给师生的“舒适之感”一方面得益于设计,另一方面得益于教育理念。

在学校理念转向后,伊顿整体成绩一路稳步提升,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7年,学校在云城区教育质量评估中一跃成为第一,此后年年保持首位。

这魔术式的变化引起了广大家长的关注。“很多人都问,你们到底是有什么秘诀,我还是回答那几个字,‘启迪思想觉悟,激发生命活力’。”铁铮说得很诚挚。

曾经,作为高中一线教师,铁铮觉得“学生成绩好就行”。后来管理高中,现在管理小初高的全阶段学校,铁铮思索着“要想让孩子到高中有好表现,初中小学应该做好哪些事?”

用“启迪思想觉悟,激发生命活力”来引导学生成长。

深思之后,铁铮认定,习惯养成是教育的关键,他觉得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智力因素的成长就是学生成才的秘诀。因此,铁铮才对新招入的学生很有信心。

铁铮举例说,2016年他刚来到伊顿时,新的学期即将开始,“招生难”摆在了眼前。“没关系,来的是‘差生’又如何?咱们先从思想感化入手,习惯改正慢慢来。”铁铮对分管招生的负责人嘱托道,先做好思想品德教育,然后才是成才教育。

事实证明,铁铮的决断是正确的。那一届招入的“差生”从初二开始“醒悟”,最后一半的学生考入了重点高中。

这只是伊顿变化的一个缩影。铁铮刚接手学校时,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好,7年来,学校的底蕴越来越深。他透露,如今伊顿小学和中学的成绩在云城名列前茅。一系列的变化,书写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优秀办学实践。看到了学校前行的希望,铁铮也在云浮买了房,决定在此定居。

据了解,从2017年起,伊顿还开设宏志班,免学费招收品学兼优的困难学子,宏志班至今已经开设6届共招收296名初中学生。6年来为困难学生减免学费超过2000万元,受到社会人士的广泛称赞。

2021年,在取得小学、初中显著办学成绩的基础上,伊顿决定开办高中,以满足广大学生及家长的需要。“现在不少家长都感受到云浮教育质量的变化,愿意把孩子从外地转回来,学生慢慢回流了。”铁铮说。

献智城市深度调研

助力提升教育首位度

“立德为本、质量为核、五育并举、家校携手!”今年11月,伊顿实验学校初中部召开七年级家长会,铁铮给家长们带来了题为《家校共育聚合力,携手同心赢未来》的讲座,让家长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有了全面的认识,赢得了新生家长们的热烈掌声。

讲座中谈到的教育理念来是铁铮深耕教育多年的经验和管理伊顿的实践。每天下午第三节,是伊顿的校本社团课程,学音乐、学运动、学艺术……学生们可以自选感兴趣的特长项目。

“精神面貌好了,干什么效率都高。”铁铮说,习惯好、素质好的学生,才能真正成才,因此他推行“以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成长”的教育;面临“教育减负”的新形势,他在全体教职工中提倡“用智慧工作,做有效劳动”的工作理念。

在铁铮的引导下,老师们结合班级情况把国史教育落到实处,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巨大魅力和灿烂历史,增强其文化自信,让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每晚,全校各班都要安排“新闻点评”,由学校统一剪辑视频,全员参与时事评论。

铁铮说,“史情+世情”结合的教育,把社会搬进了学校,让学生们在书斋里也能看到世界、看到过去。他简单计算了一下,一个小学生一年200天在校,六年在校1200天,可以完成至少500个时事片段和500个国史片段教育,对学生一生都将带来有益的影响。

作为政协委员,铁铮经常深入区域内各学校调研并与广大师生和家长交流,充分了解群众意见,并将之融入政协提案中,紧密围绕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教师招聘及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担任政协委员两年多来,铁铮提出多个与教育有关的提案,被教育部门采纳,为云城区提升教育首位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关于未来,他说:“希望按照云城区委‘128’工作思路和提升教育首位度的部署,用十二年一贯制的优质学校来回报社会,助力云城教育振兴”。

【出品】南方日报云浮新闻部 云城区政协

【采写】南方+记者 崔洪铭

编辑 宋芾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