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是生活里随处可见的食物
在中药配伍里
大枣作为中药材
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涂兴明来和大家聊聊这味药材
一、历史沿革与变迁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名医别录》云:“生河东(山西的西南部)平泽。”陶弘景云:“旧云河东猗氏县枣特异,今青州(今山东益都)出者形大,核细,多膏,甚甜。郁州平市亦得之,而郁州者亦好,小不及尔。江东临沂(山东临沂)金城枣,形大而虚,少脂,好者亦可用。”《图经本草》云:“近水州郡皆出枣,惟青州之种特佳,晋所出者肥大甘美,入药为良。”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南北皆有,惟青、晋所出者肥大甘美,入药为良。”可见古代认为大枣以山东、山西所产者为好。
近代大枣产地,以河南新郑所产的质量最优,而产量则以山东为最大。广东及港澳地区又与全国多数地区有所差异,全国多数地区药用的大枣,为稍经沸水烫过,即予晒干的品种,这种大枣,在广东习惯称为“红枣”,主要用作膳食煲汤及炖料使用。而广东药用的大枣,是习惯使用经烟熏炕焙的“黑枣”,这种枣民间呼叫为“乌枣”,产地则称为“熏枣”,是一种实际已熏焙成半熟的枣。另外,广东及港澳还习惯销售浙江金华、兰溪地区所产的“南枣”,并且认为这种枣补益效果最好。南枣始载于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述云:“生金华东阳茶场,以透明如血,七枚长一尺者为佳……核尖细如黍,决之即脱,清甘香脆,以此名闻天下。”
二、鉴定
品别之一 黑枣
别名 乌枣、熏枣。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 主产于河南新郑等,山东阳谷等。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用开水稍烫至果肉略软,然后置特制熏房内,以燃烧湿柴草方法烟熏,边熏边焙,直至枣皮转黑发亮,枣肉半熟,干燥适度时取出。
经验鉴别 果实椭圆形或短圆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全体棕黑色至乌黑色,油亮光泽,具不规则皱缩纹,两端中央微凹入,一端可见细小的果柄脱落残痕,另一端有一小突点。外果皮薄,中果皮质柔软,掰开果肉呈深棕色至棕褐色,油润而有光泽,富糖性,具黏胶质。除去果肉,果核呈纺锤形,核壳甚坚硬,内有黄白色种仁1枚。气香甜带烟熏气,味纯甜。
大枣果枝Ziziphus jujuba
黑枣
品别之二 红枣
别名 泡枣、鸡心枣。
来源、产地 同黑枣。
采收加工 采摘果实后,先烘焙至表皮转软,或用开水略煮至果肉显柔软时,取出,晒干。
经验鉴别 红枣的品种比黑枣更复杂,有个大的泡枣,小个的鸡心枣之分。泡枣为短圆形或椭圆形,个较大,长2.5~3.5cm,直径2~2.5cm。表面红色至老红色,具宽大的皱缩纹,略带光泽,有的果皮稍显浮离样,体形较轻泡,果肉常与果核粘合不紧密,果肉也较松疏,淡棕黄色,味甜。鸡心枣个较小,类卵形,似鸡心状,故名。长2~2.5cm,直径1.5cm左右,表面红色或浅红色,皱缩纹紧密而细。质柔而结实,果肉致密并紧粘果核,气微香,味甜而甘。
红枣(大枣)药材 Ziziphus jujuba
红枣(大枣)
红枣(大枣)(山东产)
红枣(大枣)
红枣(大枣)果实顶及底面观
红枣(大枣)
红枣(大枣)(果肉、果核)
红枣(大枣)果核表面观
红枣(大枣)果核切面观
品别之三 南枣
来源 同黑枣(可能是一个变种)。
产地 主产于浙江、兰溪各县市。
采收加工 采收加工方法,基本与黑枣相同,但烟熏时间较短,主要是烘焙干燥。
经验鉴别 果实呈长圆形,长3~4cm,直径1.6~2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皱纹紧密而细。果肉红棕色,细腻,致密,糖性及粘胶质比黑枣少,味甘美,但味不及黑枣浓。本品除体型较长外,最大的特点是果核中的种仁与核壳分离,因而用手握南枣摇动,即听到种仁滚动响声。
南枣
三、品质评价及附注
品质评价 红枣是全国大多数地区销售的大枣,以个均匀,肉厚质结,果皮鲜红,皱纹细密,味甘甜的鸡心枣为最佳。果轻泡,肉质松的虽大亦为质次。南枣在广东及港澳地区一直认为枣中之最好者,过去曾是奉献皇宫的礼品,故有称为“贡枣”,但南枣的销售多作浸补酒药料用,一般较少用于配方,故其行销面远不及红枣、黑枣之广泛。
附注 山东山西另产一种黑枣其加工方法与性状类似南枣,商品称为“马牙枣”,性状为长圆形、深棕褐色,乍看与南枣无大差异,主要区别是其种仁不与核壳分离、手摇之无响声。
四、药性与应用
药性 甘、温。归脾、胃、心经。
功效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应用
1、脾虚食少,乏力便溏 本品甘温,归脾、胃经,能补脾益气,适用于脾气虚弱,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
2、妇人脏躁,失眠 本品能养心血,安心神。治心阴不足,肝气失和之妇人脏躁,精神恍惚,无故悲伤欲哭,心中烦乱,不能自主,睡眠不安者。
3、本品与葶苈子、甘遂、大戟、芫花等药性峻烈或有毒的药物同用,有保护胃气,缓和其毒烈药性之效。
用法用量 煎服,6~15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有机酸、三萜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糖类、维生素类、氨基酸、挥发油及微量元素P等多种成分。
2、药理作用 大枣水煎液、大枣多糖能增强肌力、增加体重、增强耐力、抗疲劳;能促进骨髓造血,增强免疫,改善肠道环境,减少肠道黏膜接触有毒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黄酮类化合物有镇静、催眠作用。
选方
治久患脾泻,脏腑虚滑,不进饮食 青州枣子去核,以木香掰破如枣核大,置枣中,十数枚,以水一盏,煮俟软熟。温嚼吃,以所煮汁送下。(《普济方》)
治中风惊恐虚悸,四肢沉重 大枣(去核)七枚,青粱粟米二合。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枣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圣济总录》补益大枣粥)
治高血压病 大枣10~15枚,鲜芹菜根60g。水煎服。(《延安地区中草药手册》)
治重舌 用黑枣一个,去核留肉,包青矾一钱,火煨熟。取清水浓调,以笔蘸点舌下,数次即消。(《医方一盘珠》)
5、治走马牙疳(非常严重的疾病) 枣(去核,包信石,烧),黄柏,同为末。布患处。(《海上方》)
参考文献
[1]冯耀南等.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M].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1995.229-231
[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3)(第三版)[M].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2011.6
[3]陈士林等.中国药材图鉴(中药材及混伪品鉴别)[M].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2008.35
[4]钟赣生.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12.376-377
[5]王恩满等.饮片验收经验[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太原,2019.30
[6]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2018.136
供稿:涂兴明 | 初审:孙丽
文字编辑:王校宇 | 校对编辑:李龙浩
审核:施佳平 | 审定发布:陈冠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