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2023普瑞眼科屈光学组年会在广州番禺隆重举行。韩国Nunemiso眼科中心创始人Dr.Hyung-jin Koo、来自瑞士的世界屈光外科与视觉科学学院院士Dr.Dimitrios Kyroudis、美国Dr. Mark Packer、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汪琳教授,以及屈光学组领导刘泉教授、沈政伟教授、周文天教授及近百位普瑞眼科屈光医生参加了会议,纵论屈光手术新进展,分享世界前沿技术及疑难特殊案例,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屈光学术盛会。
新一代全飞秒Smile Pro:激光扫描最快8秒
来自韩国的Dr.Hyung-jin Koo做了题为《SMILE PRO (VisuMax® 800)在韩国患者中的初步临床结果》的报告。
Dr.Hyung-jin Koo是韩国著名屈光手术专家,2012年做了韩国第一例全飞秒手术,至今个人已经完成全飞秒手术8万例,其创立的Nunemiso眼科中心已经完成超11万例,是韩国单一眼科诊所的最高纪录。2023年,Dr. Hyung-jin Koo在Nunemiso眼科中心开始使用最新全飞秒设备VisuMax® 800,施行Smile Pro手术。
Dr.Hyung-jin Koo介绍,Smile Pro微透镜的制作时间只有8-10秒,同时有自动的中心定位和眼球自旋矫正。相比普通Smile,Smile Pro提供更快、更有效的视力矫正,激光时间更短,并有更好的早期视觉结果。
Schwind平台:治疗高阶像差 提升视觉质量
来自瑞士的Dr. Dimitrios Kyroudis做了题为《基于Schwind平台的治疗性与屈光性个性化手术》的演讲。Dr. Dimitrios Kyroudis是瑞士苏黎世Pallas Kliniken AG眼科中心屈光手术首席专家、世界屈光外科与视觉科学学院院士。
Dr. Dimitrios Kyroudis表示Schwind平台有丰富的角膜地形图数据和精确的OCT数据,可用于引导个性化激光手术,治疗初始眼的高阶像差。而全眼波前像差仪,可以在非常不规则和复杂的光学系统中可靠且准确地测量高阶像差,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EVO Viva ICL:专为老花设计的晶体
来自美国的Dr. Mark Packer线上做了《EVO Viva的临床数据解读》的报告。Dr. Mark Packer是马克帕克医学博士咨询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国际公认眼科学领导者,是眼科创新技术和突破性技术研究的原创作者。
Dr. Mark Packer表示在欧洲5个研究点,对EVO Viva ICL进行临床试验。实验结果表明,EVO Viva ICL能够为40岁以上希望摆脱眼镜束缚的老花患者,提供远中近的连续视程视力。EVO Viva ICL不需要切除角膜组织,也不需要摘除自身健康的
晶状体,是一种开创性的老花矫正方案。
ICL晶体植入的标准化检查与个性化设计
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汪琳教授做了题为《ICL术前UBM标准检查技术及疑难病例的个性化设计》的报告。汪琳教授是ICL术前检查和手术设计专家,她在报告中介绍了ICL晶体植入的特殊疑难病例(如双眼前房深度只有2.59mm、睫状体囊肿等),如何通过标准而规范的UBM检查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设计,从而让患者术后能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并且能降低手术的风险。
老花治疗新思路:滴眼药水
普瑞眼科副总院长、屈光学组组长刘泉教授做了《老视药物治疗新进展》的报告。刘泉教授表示,2030年中国将有一半人口进入老花年龄。老花的矫治方式,除了戴眼镜,人工晶体置换和角膜屈光手术外,能否通过滴眼药水来治疗?
刘泉教授介绍,目前老视药物研究基于两种原理,针孔效应和改善晶状体刚度。针孔效应策略以缩瞳剂为主要成分,经过深入研究,已有多种成熟的药物配方。美国已经有全球首款获FDA批准的老视滴眼液Vurity,在中等亮度和高对比度情况下,Vuity能提高近视力超过3行,药物起效快、视觉改善维持时间可达6小时以上。以改善晶状体刚度为原理的药物尚在研究阶段,刘泉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新药——Beta-烟酰胺单核苷酸,局部应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其对年龄相关性晶状体硬化具有延缓作用,对眼调节具有良好的增强作用。这为老视的药物治疗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光线追踪引导的个性化微飞秒带来个性化手术的提升
普瑞眼科湖北省区总院长沈政伟教授做了题为《光线追踪引导的个性化微飞秒理论基础与临床结果》的报告。
沈政伟教授表示Wavelight Plus是全球第一款真正实现全眼个性化的屈光治疗术式,使用突破性Ray Tracing 光线追踪技术,配合InnovEyes Sightmap眼科综合测量仪,可生成3D虚拟全眼模型并提供精准的个性化近视及散光治疗方案。他对做光线追踪引导的个性化微飞秒手术的35只眼睛进行研究,显示患者术后视力普遍超越了术前最好视力,实现更好的术后视觉体验。
高度远视矫正新方案:全飞秒角膜基质透镜植入
普瑞眼科江西省区总院长周文天教授做题为《角膜基质透镜联合散光标记器在远视散光中的应用》的演讲。
周文天教授表示,全飞秒激光时代的来临,实现了角膜基质透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梦想。他在临床中做了三例植入全飞秒角膜透镜矫正高度远视合并散光的手术。其中两例通过半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将透镜植入的手术,效果立竿见影。他还发明了一个神器——散光标记器,并获得专利。散光标记器用于角膜基质透镜散光轴向和中心的定位,也可作为透镜的良好承载体,用于透镜脱水干燥硬化。
普瑞眼科安徽省区总院长廖荣丰教授做了《无黏弹剂ICL植入与传统手术方式的比较》的报告。他表示,无粘弹剂手术术后眼压控制更好,手术时间短,但前房不够稳定,手术难度较高。
昆明普瑞眼科医院副院长范光忠做了《EVO-ICL个性化设计》的演讲,与汪琳教授的报告异曲同工。他提出设计晶体时,要全面地了解到相关数据以及对应的影响,特别是对于UBM 的理解一定要全面;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设计晶体时应预留一定的拱高;前房深、角膜直径大的患者,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晶体旋转问题,优先考虑到非散光晶体。
乌鲁木齐普瑞眼科医院副院长胡裕坤做了《角膜像差引导的个性化屈光手术的临床应用》的演讲。
其他来自全国各地普瑞眼科医院的12名屈光手术专家和中青年医生,也在此次会议上做精彩报告,分享他们在临床中的新发现、新思考。
新常委证书颁发
此次会议屈光学组还新增了6名常委,普瑞眼科屈光学组领导刘泉、沈政伟、周文天、廖荣丰、范光忠、胡裕坤为他们颁发证书。
新理念,新技术,新尝试,新生力量。2023年普瑞眼科屈光学组年会放眼世界,链接国际眼科智慧,聚焦屈光新发展,锚定发展新坐标,引领普瑞屈光专科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