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午睡是许多人一天日程里的重要环节,这些年,关于“午睡到底好不好”的讨论也层出不穷。
有人认为午睡有益心血管健康,还能保护大脑,延缓痴呆发生;
与此同时,也有大相径庭的观点:午睡不当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加速大脑衰老,还可能让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0%……
到底哪一方在理?
午睡好不好,
关键在于午睡的时长,
“一小时”是重要分水岭!
此话怎讲?别急——
先来看看你的午休习惯
是否和大多数人相似: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71.8%受调者有午休习惯(每周至少午休一次),午休16~45分钟者占比80.5%。
(数据图表/《2023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
报告还显示,广东省受调者的午休率为75.4%,平均午睡时长为39.8分钟,为全国最长。
所以,
午睡到底睡多久才有益健康?
↓ ↓ ↓
科学午睡
对健康大有裨益
人要不要午睡?
——可以有!科学午睡,对健康大有裨益。
由于我们的脑细胞只能“嗨”四五个小时,之后便会转入抑制状态,所以一到午间就打瞌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特别是午饭后,消化道的血液供应明显增多,大脑的血液供应则明显减少,从而导致随血流进入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也相应减少,使人产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的感觉。
此时,身体需要进行短时间的调整,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改善心情,稳定神经系统功能的平衡。
不仅如此,从长远来看,养成午睡习惯还会给身体带来诸多好处:
1
延缓大脑萎缩
2023年6月发表在《睡眠健康》期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37万余名平均年龄57岁的参与者的数据后发现:经常午睡的人,与较大的总脑容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午睡减缓大脑随着年龄增长而萎缩的速度。与没有午睡遗传倾向的人相比,习惯午睡的人的总脑容量更大,大约相当于2.6-6.5岁的衰老差异。
2
预防老年痴呆
2021年一项发表于《综合精神医学》的研究表明,午睡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并且有规律地午睡还可以提高思维敏捷性。
3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019年发表在《心脏》杂志在线版一项研究发现,偶尔午休(每周一到两次)的人与那些根本不午睡的人相比,中风/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几乎减少一半,降低了48%。
午睡为何也可伤身?
“一小时”是重要分水岭!
虽然前面提到午睡的好处多多,但也是建立在“科学午睡”这一前提上的,其中的一大关键就是午休时长不宜过长。
午休过久
增加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0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睡眠医学》的一项研究,将来自20多个研究共313651名参与者纳入分析,评估午睡与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超过60分钟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30%,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34%。
午睡<60分钟,则不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午睡时间<30~45分钟,可能会改善夜间睡眠不足者的心脏健康。
202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发布于《老年痴呆症和痴呆症》的一项研究,通过对1065年老年人进行长达14年的随访发现,认知水平会影响午睡,反过来看,午睡也会影响认知功能。与每天午睡<1小时的人相比,每天至少一次>1小时的午睡,会增加40%的痴呆风险。
午睡过久还可能影响代谢
在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第65届年度科学会议上还有科学家指出,白天打盹超过40分钟会大大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代谢综合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腰间赘肉等,而这些病症都有可能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2023年发表在《肥胖》期刊的一项研究则指出,与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与高BMI、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41%相关,特别是腰围、空腹血糖和血压方面。
教你掌握科学午睡“姿势”
最佳午睡时长:30分钟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中午睡15~30分钟是比较合适的,即使没有睡着,也可以休息大脑和缓解眼部疲劳,对恢复精神最有效率。
如果实在疲劳,午睡时间也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一旦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人的睡眠惰性会增加,越睡越想睡,眼睛也懒得睁开;睡醒之后也会感到不舒服、全身疲倦,就容易出现一种“恍如隔世”或“醒来后被世界抛弃”的沮丧、孤独感。
最佳午睡时间:13~15时
午睡睡得太晚会打乱生物钟,反而增加疲倦感;而如果一吃完午饭就睡,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问题。
建议吃过午饭后,先做些轻微的活动,比如散步、轻揉腹部等(至少15分钟后),再午睡。
最佳午睡姿势:躺睡
许多人受客观条件所限,只能趴在桌上午睡,其实有健康风险。首先,趴睡容易导致颈椎受压迫,腰部劳损;其次,趴桌以手臂代枕睡觉时,容易出现肩背疼痛、手臂酸痛等局部性的神经麻痹,还可能引发神经麻痹或脸部变形;再次,如果眼部抵着手臂趴睡,眼球会受到压迫,醒来后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长此以往会造成眼压过高,引发一系列视力问题。
有条件的朋友,还是尽量平躺着休息,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正确的睡眠姿势,以防出现脑血管意外。由于午睡时间较短,可以不必强求卧睡偏左、偏右、平卧,只要能躺着,迅速入睡就行。如果实在无法躺着睡,也可借助U型枕等坐椅子上后仰睡。
午睡时建议在腹部盖上轻薄的毯子,并且避免在通风口睡觉。
睡醒后不要立即起身
睡醒后,不要急着起来,因为人在睡醒后肌肉仍处于紧张状态,可以慢慢坐起来,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提神。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无论是午睡还是夜间睡眠,起床时“懒”一点为宜。
午睡并非人人适宜
此外,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午睡,以下几类人需要注意少睡,或控制午睡时长:
1.夜间失眠人群。白天午睡,可能会加重失眠程度或者情绪。
2.65岁以上人群、体重超标20%(按肥胖指数计算的百分比)的人群。午睡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3.低血压人群。午睡时容易导致呼吸不畅、困难的情况。
4.血液循环系统可能存在严重障碍的人群,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昏、头晕的人。午饭后大脑的血液会流向胃部,大脑供氧量减少,可能会加重头晕。
来源:健康有约、广州日报、人民网、健康时报、科普中国
编辑:杨羽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