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第一批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出炉

南方+ 记者

近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给予珠海市第一批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参建单位表扬的通报》显示,“金鼎第一工业区更新项目”“机场东路美化绿化提升工程一期(四标段)”等10个项目,入选为珠海市第一批海绵城市示范项目。

通报显示,10个入选项目,是在珠海市海绵城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一批海绵城市优秀项目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下,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各区(功能区)推荐的14个海绵城市项目中,经珠海市规划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市海绵城市建设专委会)组织专家评审得出。

南方+记者日前走访入选项目之一“金鼎第一工业区更新项目”获悉,该项目地处金峰路南侧,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周边分布有金鼎市场、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高新医院和金鼎文化广场等重要的公共设施配套,项目于2020年启动,如今已经竣工,建成集办公、商业和人才公寓为一体的多业态综合体。项目承建单位高新建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谢振涛介绍,金鼎第一工业区更新项目规划之初,就明确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将海绵城市建设提出的“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融入到项目的细节之中。

城市地面不透水面积大,蓄水能力较低,南方夏季又多发短时强降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内涝,热岛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谢振涛表示,金鼎第一工业区更新项目在“海绵介质”上下了功夫。该公司携手珠海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佘年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罗冬副教授所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发出由城市渣土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新一代海绵介质,取代了原来高成本的河沙和泥炭土,具备渗透率高、孔隙率大、保水性能好等优点,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日常维护压力小。这也是该新一代海绵介质的首次应用。

金鼎第一工业区更新项目因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成果显著而获得推荐,曾作为珠海代表性项目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属中国建设报社今年举办的“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系列征集活动”。

海绵十年,韧性自然。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以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已走过十年。在珠海,“海绵城市”建设也已有数年。2016年4月,珠海成功申报国家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一路破局,取得不少成效。珠海市住建局方面介绍,截至今年中,珠海采取“海绵+生态城市”“海绵+绿色宜居”“老旧小区+海绵”等模式,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生态城市、绿色宜居建设。全市累计建成海绵型公园179个,改造海绵型老旧小区45个,完成海绵化改造与建设道路220条。

南方+记者 何丽苑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梓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