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了2023年广东非遗手信名单,全省共有100项产品入选。其中,罗定有3款手信产品入选榜单,分别是渔湾肥四皱纱鱼腐、泷江桥罗定豆豉、泗纶蒸笼,类别丰富,地方特色明显。
手信,是一座城市可移动的“名片”
很多人认识罗定
首先是通过收到第一份罗定特产手信开始
跟着这份名单
一起看看罗定的特产手信吧
↓↓↓
罗定皱纱鱼腐
罗定皱纱鱼腐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定皱纱鱼腐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根据史书记载,罗定皱纱鱼腐起源于元朝大德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工艺逐渐成熟,热销于市,誉满南粤,是一款风味独特、地域特征十分明显的地方美食。罗定皱纱鱼腐采用罗定本地新鲜土鲮鱼肉,起肉去骨、剥皮、净肉、剁成肉茸,加入蛋清、粉心、食盐等调味,经顺转或逆序同一个方向搅拌成鱼胶,然后捏在掌心,压迫鱼胶从虎口处挤出成匀称小丸,再用汤匙剔落油锅,炸至金黄。鱼腐形似圆球,薄如蝉翼,透如轻纱,美味爽口,故得“皱纱鱼腐”之美名。
罗定豆豉
罗定豆豉是罗定的土特产之一,其酿制技艺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便已享有盛誉。清朝乾隆年间,罗定州东安县进士徐逢举曾作豆豉歌“榄角咸鱼豆豉蒸,蚝豉虾米买多丁”。2006年“罗定豆豉”入选罗定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罗定豆豉酿制技艺”入选云浮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3月,“罗定豆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前段时间,在“广东预制菜走进美国”品鉴交流系列活动中使用罗定豆豉烹饪的豆豉鸡以31.7万票位列榜首,深受美国消费者的喜爱。
泗纶蒸笼
泗纶蒸笼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制作技艺被列入罗定市、云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相传清朝嘉庆年间已生产,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泗纶蒸笼采用当地特有的“罗竹”作为原料,经过选材、大小分段、去青、片竹、开料、加工边底、成品、热处理和包装等多项工序制作而成。竹蒸笼产业是泗纶镇的特色产业,其产量及出口量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的80%和85%,年产量高达6000多万只,产值3亿多元。泗纶镇有蒸笼专业村7个、蒸笼专业街4条、蒸笼龙头企业3家,有一定规模的蒸笼加工厂、合作社19家,带动8700多户1.2万人就业。
来源 | 罗定市融媒体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