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一线特写 | 潮南住建局:在保护与发展中让传统村落活起来

南方+ 记者

上百座潮汕传统民居傍池而筑,屋脊上嵌瓷艺术品绚丽夺目、精巧逼真;村前一个寨前池,池上有石拱桥,溪畔是寨墙、寨楼……这是潮汕传统村落的普遍形态,无不承载着历史记忆、寄托着绵绵乡愁、延续着农耕文明。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珍贵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承载着人们绵长的情思乡愁。为了保护好传统村落,我国从2012年起建立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对典型的、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开展保护、调查等工作。

在潮南区陇田镇,于今年3月入围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田一村,是一座保护得比较完整的传统村落。该村的田心古寨四面环水,四条主巷贯穿南北,笔直通畅,巷道两旁,集聚着16座祠堂、3座庙宇、2座书院及100多座“下山虎”“四点金”“五间过”民居,错落有致,整体和谐。

田一村田心古寨形似莲花,四面环水。

田一村田心古寨形似莲花,四面环水。

“我就是在老寨里长大的。改革开放前,老寨特别热闹,那时候,大家互相串门,天气热了几个小伙伴相约到环寨溪里游泳,别提多开心了。”该村党委书记陈伟华回忆说,彼时他才10多岁,老寨里共有19个姓氏的人家聚居,大家其乐融融。

在他的印象中,古寨虽然经历多年沧桑,但乡亲们非常珍惜,对寨墙加以修缮,因而少见残垣断壁。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很多乡亲陆续搬离此地,老寨逐渐呈现“空心化”现象:房屋空置加速了传统建筑的破败,人员流失也影响了村落的活力。

房屋空置加速了传统建筑的破败,人员流失也影响了村落的活力。

房屋空置加速了传统建筑的破败,人员流失也影响了村落的活力。

那么,如何在时间流逝中留住乡村传统风貌,让村落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虽然想着“修旧如旧”,但陈伟华深知,传统建筑的维修成本比较高,少则数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基层缺乏资金,村民也无力承担,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维修经费不足等问题。

近年来,许多地方陆续针对传统村落保护出台相应政策举措,对于保护传统村落风貌发挥了显著作用。2016年9月,潮南区政府办下发了《汕头市潮南区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明确了传统村落保护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实施要求、工作任务、保护措施及工作分工,确保潮南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传承和利用工作稳步推进。

从该实施方案中了解到,潮南专门建立了区传统村落保护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同时明确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文广旅体局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做好本行政区域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和保护项目的实施。传统村落所在镇街负责本辖区传统村落的日常管理和具体保护利用项目的实施;村(居)委会负责组织村民积极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将保护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并严格落实传统村落保护管理的相关要求。

在市、区两级的指导下,今年8月,潮南邀请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对田一村进行充分调查与研究,按照广东省切实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的目标要求,目前正在规划编制《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田一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不远的将来田一村将根据保护发展规划积极实施保护管理和项目实施工作。

田一村村民陈镇城今年82岁,见证了田一村的发展历程,感慨万千。

“保护好传统村落就是保存了乡村的历史和文脉。”潮南区住建局局长林克洲表示,在“百千万工程”指引下,潮南将按照“保护与发展并举,传承与发扬齐抓”的思路,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为引领,争取更多发展资金,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同时讲好传统村落故事,吸引更多游客的旅游观光,把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传承下去。

南方+记者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濠江滨海风景区目前已关闭。


编辑 吴夏晴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