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 推动拼多多业绩表现超预期

经济观察报
+订阅

11月28日财报发布后,拼多多股价当天上涨18%,之后几天股价继续上涨,短短3个交易日内,拼多多市值从1564亿美元增加至1958亿美元。截至12月1日,拼多多已经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电商平台。

▲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多多跨境展台现场

拼多多第三季度财报是刺激股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而财报中最让市场惊喜的,当属拼多多跨境业务。

今年Q3,拼多多营收同比增长93.9%至688.4亿元,较市场预期的548.7亿元高出近140亿元。海豚投研分析简报称,市场需要把Temu(多多跨境)的估值逐步定价到拼多多估值当中。简报认为,拼多多Q3收入超出市场预期140亿元,只能说明海外的Temu业绩优秀,因为拼多多国内的收入相对比较清晰。

拼多多也引起海外多家机构关注。彭博社称,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分水岭”,“也标志着从拼多多到字节跳动等一代新贵的崛起,它们正颠覆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传统领域”。业绩出炉后,多家大行纷纷唱好。高盛将目标价由155美元上调至176美元,花旗将目标价由153美元上调至173美元,大摩将目标价由140美元上调至170美元。

跨境业务进入40多个国家

去年9月,Temu首次在北美上线,一年多时间里先后进入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欧美国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共进入40多个国家及地区。

根据AppMagic公布的数据,今年8月,Temu成为全球下载量第六的APP。移动洞察咨询公司GWS数据显示,自1月份以来,Temu每天新增用户都在近1000万,这种增速还没有放缓的迹象。中金公司预测,Temu在2023年GMV将达到180亿美元,相当于Shein公司2022年GMV的60%。

在海外市场,拼多多并不是最早入场,甚至是入场较晚的后来者。除了海外本来就有的巨头亚马逊外,近年来Shein、阿里海外购等都已经占据市场,为什么Temu仍然能发展的这么凶猛?

拼多多董事长、联席CEO陈磊此前采访时提到,多多跨境是拼多多的第三次创业。与前两次不同的是,多多跨境抽调了多多买菜业务的精兵强将带队,且团队普遍拥有自主站建立就开始沉淀的、对全国制造业供应链的深刻理解。新业务虽然也需要学习,但团队的学习成本、供应链的组织成本都远低于其他公司。

▲近期,拼多多向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直小学赠送9200余册图书

据了解,今年三季度,拼多多加快布局了海外万圣节、圣诞节、黑色星期五等海外消费节点。“黑五”大促期间,多多跨境继续推出价格补贴策略,让海外消费者能够买到百万量级高性价比商品。这些措施都助推了拼多多跨境业务进展。

一位今年参与“黑五”的商家说,在Temu上卖货,人工成本骤减。比如在美法俄三国卖帽子,过去至少要请三位业务能力强的翻译,按照当地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每人每月至少支出6000元,而Temu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

Temu上的商家采用的是全托管模式。这种模式下,商家只需要供货,将货物提前运送至平台仓库,而平台负责运输、运营、销售,双方按照约定节点进行阶段性的结算。

这是拼多多在去年率先推出的模式,目前,这种模式也被其他跨境平台学习。

上述商家形容这种模式的简洁好用时用了一个比喻:“在其他平台做跨境就像是高数,Temu会九九乘法表就行。”

截至三季度末,多多跨境已深入广东、浙江、山东、安徽等地的百余个制造业产业带,推动优质制造产品进入了北美、澳洲、欧洲、亚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多多跨境每天出口包裹量超过40万个,日均货重达600吨左右,其中一半以上发往美国市场。在美国市场,上线SKU数已有200多万个品种,预计今年内能达400万个品类。

陈磊说,期待和更多的制造业厂商,各类合作伙伴,各取所长,共同创建适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供应链和购物体验。为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创造出适合他们自己的生活。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金额持续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约1.1万亿元,其中,出口约8254亿元,增长20.6%,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7.2%。浙商证券预计,中国跨境电商零售市场于2027年将达到11019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9.5%。

这意味着,Temu仍有很大潜力。陈磊在财报电话会也提到,虽然Temu触达面比较广了,但还是处在很基础的早期阶段,还会有很多变化。他对海外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好奇。

国内业务高质量发展

拼多多财报中,另一项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业务。在二季度已经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拼多多三季度国内业务依旧高增长。

数据显示,拼多多在线广告收入三季度达到了397亿元,同比增长40%,超出市场一致预期接近10个亿。除此之外,交易服务营收 291.53 亿元,同比增长 315%。

陈磊解释原因时说,三季度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实施,消费升级的需求日趋旺盛。与此同时,从用户行为也看到,消费升级既关乎品质,也关乎价格,是“质价比”的优化,是消费者对优价好物的极致追求。

因此,拼多多持续投入平台资源,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优质产品选择,更实惠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这些措施为拼多多国内业务带来了收入增长。

具体做法上,拼多多在高质量消费、供给、生态层面都做了重点工作。

▲丰收节期间,拼多多通过助力会理石榴加快上行,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为了促消费,今年9月,拼多多投入10亿元资源包,联合平台30万涉农商家与全国超1000个农产区,推出“多多丰收馆”。并联合伊利、安踏、格兰仕、洋河、郁美净、五芳斋、杏花楼等100家国货、老字号品牌开启一个多月的“国货节”大促。

在特色直播、百亿补贴及万人团等扶持资源的带动下,用户纷纷用订单投选心中的好产品。据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国货节以来,平台国货品牌尤其是日化、美妆等产品销量增长显著。其中,郁美净儿童霜单日销量增长达到230%,7.9元套餐上线不久后即售2万单;活力28的销量更是暴增了10倍以上。

有国货品牌表示,得益于平台引领高质量消费的举措,其过去两年实现了40倍的增长,而这一数值还在高速增长中。

高质量供给层面,拼多多重投实体供应链建设,稳链强链、补链延链,让更多工业、农业产业带跑出扎根本地的领头羊,带领当地产业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三季度,拼多多发起的“农云行动”先后走进江苏大闸蟹、西北水果等农产地,助力当地打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数字化农产带。

随着一系列“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市场活力持续增强,消费升级潜能稳步释放,拼多多的国内收入也随之增长。

拼多多执行董事兼联席CEO赵佳臻称,拼多多将稳扎稳打推进实践高质量发展战略,在需求侧,坚持站位消费者,进一步提升普惠与服务的质量;在供给侧,继续扎根实体经济,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在生态侧,加强平台治理,帮扶中小商家、优质商户,促进生态健康共赢。

(深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