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世界海南妇女论坛”在广州举办,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邓亚萍出席论坛,并作主题为《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主旨演讲。
邓亚萍: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以下为邓亚萍论坛上的精彩分享(在原文上有删减):
在我看来,家风就像一粒种子,父母为我们种下,耳濡目染之间就会在心底生根发芽,等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再把这粒种子传承给下一代,生生不息……
以我为例,我们全家是有体育传承的,我的父亲邓大松是中国第一批乒乓球运动员,曾经获得过中南五省的冠军。我从5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打乒乓球,慢慢地开始崭露头角。10岁时获得全国冠军后,我却被劝退了,教练认为我没有任何培养前途、也不符合教练的选才标准。我的父亲问我怎么想,我告诉父亲,我要继续打下去。父亲支持我的想法,在父亲的鼓励、陪伴和鞭策下,经过多年努力,付出比其他运动员多几十倍的训练量,我终于用汗水和不服输的精神赢得了18个世界冠军、4个奥运冠军,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我的不服输的精神从赛场延伸到了考场。在我24岁退役以后第一时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英语、最终拿到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以及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至今,我都非常感谢我的父亲在我10岁还是年少懵懂的时候,尊重我自己的想法,他教会了我,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梦想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他的家庭教育伴随了我的整个人生,如今,我对儿子的家庭教育风格也继承了我父亲的方式。
我和我爱人从孩子出生时就想好,一定要让儿子学一门体育技能,体育不仅强身健体,还能让孩子从小养成不放弃的精神和不怕困难的勇气,我认为能学会这两点,想学什么都不会太难。
我儿子从小并不是特别喜欢乒乓球,生活中更喜欢打游戏并且战绩还不错,之前听说获得过某项电竞比赛北京市第8名,我想确实还不错呀!我对他说:“如果真的对电竞感兴趣,你可以试着去走电竞这条路,能拿个电竞世界冠军也不错的,和妈妈的乒乓球世界冠军没什么差别。”我专门去参观了两家中国顶级的电竞俱乐部,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学习训练的。回家以后我对儿子说:“我可以送你去电竞俱乐部训练,怎么样?”他听说一天需要训练12小时,主动说:“不去了!”
我和儿子的关系亦师亦友,训练时对他像教练一样严苛,平时又是无话不谈,像朋友一样。这样的关系让我很满意,这和我与我的父亲的关系简直如出一辙!我觉得孩子再小,自己也有承受力,我们家长不能包打天下。孩子终会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让孩子自己内心强大,才能够驾驭自己的人生。对于我家来讲,用体育让孩子去吃苦头,让他去面对输赢,因为只有面对了输,才能更好面对赢。
我认为“家风”就是这样,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基因,明明不是出生时自带的,却又是扎进骨子里的传统。长辈们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后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家风”为我们播下这粒种子,收获的性格、习惯、心灵最终拼成完整的一个“我”。
【文字】南方+记者 赵威
【视频】南方+记者 陈锴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