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第四届“东西南北中·全国少儿版画教育成果作品展暨版画教学交流研讨会”在深圳龙华中国版画博物馆隆重开幕。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美术教师400余人齐聚一堂,参加了开幕仪式。
本届活动共收到25个省、市、区选送的1800余幅少儿版画作品,创历史新高。从中精选出近四百幅作品在版画博物馆展出,从内容选材、印刷形式、工具材料等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地域文化,彰显少儿版画的主体表现语言和孩子们的审美情趣。版种多元,主题丰富,风格多样,凸显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
12月1日下午,版画教学成果展示会在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室主任、美术教研员黄宏武主持。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致欢迎词。南山区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已培育68所美术特色学校,在2016年、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南山艺术教育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5个国家级一等奖,3次优秀组织奖,2020年,南山区作为全国艺术教育典型区受到教育部表彰。
此届展览研讨会,是南山美育基于“核心素养”版画教学的具体体现,更是跨区域版画艺术交流的创新实践,对推动中国少儿版画教育教育良性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校长姚晓英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分享学校五育并举的经验介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浸润、寓教于乐,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意表达和鉴赏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接着,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美术科组长吕凌洁老师和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学校美术科组长廖向阳老师向与会嘉宾分别展示了《活的鱼灯舞——软版画》和《广东醒狮——纸版画》两节特色鲜明的版画课。
以文化主题创设情景,以版画制作体验传统,跨学科重组大单元,引发学生课程学习的思维方式,让文化传承成为自觉。
评课专家从两节课的文化主题、情景创设、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学习体验等多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阐述了两节自然单元课的体系根脉。
会后,与会专家和教师参观了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艺术长廊,对校园文化建设赞叹不已。一幅幅独具特色的版画作品吸引了老师们的目光。孩子们以刀笔言志,以彩墨寄情,诠释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12月2日上午,在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报告厅开展了三场版画专题讲座。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林带来了专题讲座《主题版画创作》。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杨锋带来了专题讲座《木刻版画创作》。
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委会理事、岭南少儿版画教育研究会会长王鹏带来了专题讲座《中国少儿版画发展历程》。
下午的技法实操环节干货满满,专家们带来了丝网版画、平版画、凹版画、综合版画和木板画五个版种的专业培训,与会教师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各界参与者纷纷表示,将遵循“立德树人”“文化自信”的国家教育方针,依据美术新课标的课程方向,根系本土文化,融合多元文化,一起“传承·交流·生长”,普及少儿版画教育。
据悉,此次活动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中国版画博物馆、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广东教育学会美术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岭南少年儿童版画教育研究会、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外国语小学承办,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原创之旅·中国儿童原创艺术研究协办。
【撰文】徐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