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琼合作青年说:让海南乘上大湾区发展快车

粤琼合作
+订阅

青年人,可以链接中国和世界,可以链接过去和未来。

在12月3日下午举办的世界海南青年论坛上,青年,成为会场的高频词汇。围绕“凝聚海青力量,共促港湾发展”主题,与会来宾聚焦全球海南青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怀揣的梦想与实干、展现的活力及风采各抒己见,共促港湾协同发展、人才跨界融合。

12月3日下午,世界海南青年论坛举办。陈锴进 摄

12月3日下午,世界海南青年论坛举办。陈锴进 摄

海南,可以向大湾区学什么?海南,可以联手大湾区做什么?未来,两地青年在港湾融合发展的大潮中该如何把握机遇?在世界海南青年论坛上,来自海南乡团和粤港澳大湾区的行业专家、优秀青年代表积极建言献策,为港湾融合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海南,可以向大湾区学什么?

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一个是海南自贸港,两个都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高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入推进,两省多领域合作日益深化。接下来,双方可以如何互促共进,合作共赢?

海南省政协委员、现任职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的杨荃荃认为,海南可以从大湾区过去40多年的开放过程中汲取经验,在新的基础上深化与大湾区产业的优势互补,联手抢抓RCEP等区域发展先机

海南省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办公室高级助理杨荃荃发言。陈锴进 摄

海南省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前任行政长官办公室高级助理杨荃荃发言。陈锴进 摄

我个人的体会就是大湾区的成功之道在于积极把握国家开放政策,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吸引大量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进出,从而形成产业的聚集”杨荃荃表示,产业的聚集成就了大湾区核心竞争力。从基础研发、产品设计、零件配套到中期测试乃至最后的大规模生产,都可以在湾区内以短时间快速完成。

产业聚集还带来另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湾区持续敢为人先的改革举措,吸纳了大量来自各地的人才。以大家公认的创新之城深圳为例,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3万人增长到今天1800万人。这些人不仅来了,更重要的是留下来了。他们投身建设和创新,成为企业创新最宝贵的资产。

杨荃荃表示,海南自贸港自身有政策红利,有它的发展优势,但也要和其他市场互联互通,也要规划好不同城市群的差异化发展,更要针对产业链的弱项进行强链和补链。大湾区的经验和成果真正可以为海南提供参照,让海南乘上大湾区发展快车,实现弯道超车,加速前行

世界海南青年论坛青年对话现场。陈锴进 摄

世界海南青年论坛青年对话现场。陈锴进 摄

海南,可以联手大湾区做什么?

港湾融合,潜力无限;各行各业,百花齐放。广东和海南两省的融合发展,具体而言,是各个行业赛道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图谱上的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

在当天下午的论坛上,来自科技、医疗、教育、乡村等多个领域和行业的九位主讲嘉宾分别分享了各自的经历和对粤琼合作的理解。

广州和深圳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海南借鉴的”深圳市海南商会青年创业学院院长韩敏认为,港湾融合对于当下而言释放出利好的信号,年轻一代要把握机遇,密切关注海南自贸区的发展,做一个真的参与者、建设者。

深圳市容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海南商会青年创业学院院长韩敏发言。陈锴进 摄 

深圳市容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海南商会青年创业学院院长韩敏发言。陈锴进 摄 

对此,美国华盛顿州海南商会会长冼慧娜也深有同感。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海南青年提供了一个寻找和抓住机遇的舞台。“我们可以在这里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展现青年一代的活力和风采

医疗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蓝海。德国海南总商会暨同乡会副会长、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医学博士海元平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为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打造一个优质的平台,在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则可以借鉴广州、深圳等地的发展经验

广东是中医药发展的大省,海南具有优质的重要资源。澳门海南同乡总会常务副理事长、海南省文昌市政协常委、至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滋才表示,可以把海南的原材料、消费市场和广东的技术、港澳的品牌相结合,让中药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做得更好

澳门海南同乡总会常务副理事长、至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滋才发言。陈锴进 摄

澳门海南同乡总会常务副理事长、至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滋才发言。陈锴进 摄

发展的落脚点是民生福祉。海南省第七届青联常务委员、琼中女足管理中心青训部领队陈巧翠认为,体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广东梅州、清远等多地足球基础和氛围都很好,海南和广东可以在体育教育方面多多交流

海南省政协委员、香港海南青年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运年提出了关于港湾教育共荣发展的美好畅想,“我们正在探索产学研的融合,借助香港的教育资源和海南的优质政策,把海南自贸港的教育办得更好,促进国际消费的回流。

【策划】陈戈

【统筹】汤凯锋 赵威 冯坚 赵文君 陈丹佳

【文字】南方+记者 赵文君 魏钰 李幔 见习记者 何嘉琪

【摄影】南方+记者 陈锴进

【海报】区洁莹 吴嘉庆

编辑 李幔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