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这座古火山又“火”了

广东发布
+订阅

在佛山市南海区

有一座山

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

它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

西樵山

《广东印记》之《西樵山》

将与你一起

走进西樵山这座文明的灯塔

感受这里的青山绿水、丰蔚文气

西樵山之名源自于采樵,樵就是“打柴”的意思。传说古时的人将东面打柴的罗浮山称为东樵,将西面打柴的山称为西樵,西樵山的名字即由此而来。自此民间也就有了“南粤名山数二樵”的说法。

西樵山

西樵山

大约在4500万年前,珠江三角洲还是一片古海湾。相继几次的海底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岩浆经海水中冷却凝结,形成了一处许多小山体围绕着一个大的锥状山体的奇观。火山的爆发也孕育了无限的生机,经历千万年大自然的改造,形成了如今峰峦簇拥、草木葱茏、宛若莲花的西樵山。

西樵山

西樵山

1960年,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等在西樵山发现以细石器和双肩石器为特征的史前人类活动古遗址,经专家论证,这是我国华南史前时期最大的石器制造场。而正是西樵山的古火山给史前人类先后提供了制作细石器、双肩石器的理想石料——燧石、霏细岩。这两种石料在华南地区极少见,如今的石燕岩采石场,正是古采石匠在此开采石料后留下的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科考价值。

以“双肩石器”为标志的西樵山文化开创了珠江文明之先河,因此西樵山便有了“珠江文明的灯塔”的美誉。

双肩石器

双肩石器

石燕岩遗址

石燕岩遗址

西樵山一年四季青山苍翠,云雾缭绕,茶畦满岭、茶香萦绕、茶歌满山。至明清时代,这里更是成为广州府重要茶叶产地,所产的苦丁茶、白云茶最为出名。山下有一条长长的茶行街,成为茶叶销售的集散地,因此,西樵山又称茶山。山间至今仍保留着7个极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历来人才辈出,文脉生生不息。

茶行街

茶行街

从明清开始,花木葱荣、环境优美的西樵山,便吸引了方献夫、湛若水、霍韬等一批名人大儒相继筑居于此,先后建立大科书院、云谷书院、四峰书院和石泉书院。他们以书院为中心开展理学讲学活动,西樵山也因此有理学名山的美誉。如今这些书院中仅存四峰书院遗址,为西樵山现存唯一一处明代书院遗址,2019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年间,金瓯堡名士岑怀瑾在西樵山创立“三湖书院”,这里曾走出过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如今此书院为1987年按原貌采用水泥结构在西樵山白云洞异地重建,至今仍常有学龄儿童到此识字习礼,开笔破蒙。

三湖书院

三湖书院

人杰地灵的西樵山,也是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地方。这里有首办中国机器缫丝厂的企业家陈启沅,是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的故里,“南拳文化”在此发扬光大。作为南狮的发源地,这里每年都会举办“黄飞鸿国际狮王争霸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舞狮高手前来一显身手,场面盛大隆重。

西樵山下

西樵山下

西樵山不仅有深厚的人文风景,也有秀美的自然风景。寂灭的火山口化作2处湖水澄碧的天湖,与72座葱葱郁郁的山峰,构成了西樵山巍峨迤逦的风光。

鬼斧神工的碧玉洞、壁立千仞的白云洞、玲珑奇巧的九龙岩、寒意森然的石燕岩等36处岩洞幽深绮丽。

西樵山上桃花、茶花、桂花、杜鹃花四季花香满山,百花争艳。

山间林深苔厚,岩石裂隙纵横,储水丰富,232处泉眼和28处瀑布形成的奇峰怪石、流泉飞瀑,构筑出西樵山最精美绝伦的景致。

“西樵云瀑”远观如琼瑰倒泻,璀璨夺目,在明清时期,曾入选羊城八景之一。古人也因此发出感叹:“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

天湖

天湖

流泉飞瀑

流泉飞瀑

一座火山成就的旷世佳作——西樵山

如今依然不断迸发出璀璨的人文光彩

News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