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戈隆东
当地时间12月1日,经过7天临时停火,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重新交火,局势再度紧张。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经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导致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接下来,巴以冲突会不会打打停停?
冲突再起:以军哈马斯各条战线正恢复军事行动
(一)
加沙地带没有防火墙,炮火之下没有安全区。
本轮巴以冲突延宕至今,已经造成大量无辜生命消逝和前所未有的人道主义灾难。如果战火再度蔓延,很可能演变为吞噬整个地区的浩劫,只会带来更多的死亡和破坏。
12月1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们查看以军空袭后的废墟。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2月1日对媒体表示,以色列军队1日恢复空袭加沙地带,已造成至少109人死亡。 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对话不要对抗。”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本月轮值主席国,一直为实现和平奔走,为挽救生命努力。
当地时间11月29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国中国倡议下,安理会举行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新华社记者 李睿 摄
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向“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致贺电,强调国际社会必须紧急行动起来,联合国安理会应该切实负起责任,全力推动停火止战,保护平民安全,制止人道灾难。
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主持召开联合国安理会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呼吁全力消弥战火,共促中东和平。
11月30日,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提出“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主义救援、加大外交斡旋、寻求政治解决”五项建议。
全面持久停火,应是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
(二)
战争考验人类的良知与正义。
武装冲突中保护平民是不可逾越的国际法红线。任何针对平民的暴力和袭击都不可接受,任何违反国际法特别是国际人道法的行为都应予以谴责。
当前,缓解加沙地区的人道危机刻不容缓,不能允许人道灾难继续发生,不能接受平民生灵再次遭受涂炭。
12月1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们在以军空袭后开展救援。 以色列国防军12月1日恢复对加沙地带空袭。据巴勒斯坦电视台报道,截至目前,空袭已导致至少32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另有数十人受伤。 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有关各方要采取更加务实有力的行动保护平民,反对针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反对针对巴勒斯坦平民的强制迁移,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
当务之急是全面落实安理会第2712号决议要求,避免剥夺加沙地区平民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资和服务,在加沙建立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并提供快速、安全、无障碍、可持续的人道主义准入,为人道机构安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防止出现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三)
以色列早已独立建国,犹太民族不再颠沛流离,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却长期遭到漠视,这是巴以局势屡陷动荡的症结所在。
根据安理会相关决议和有关国际共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独立建国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民族权利,不容交易。面对巴勒斯坦人民长期遭遇的历史不公,任何人都没有拖延的借口,没有不作为的理由。
在关系到巴勒斯坦人民前途命运的问题上,任何国家都没有否决权。
只有“两国方案”真正、全面落地,才能实现中东和平再出发,才能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和平共处,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共同发展。
12月1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们查看以军空袭后的废墟。 以色列国防军12月1日恢复对加沙地带空袭。据巴勒斯坦电视台报道,截至目前,空袭已导致至少32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另有数十人受伤。 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四)
世界聚焦巴以冲突,关注联合国的作用和行动,期待安理会承担应有责任,采取有力行动。
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人类良知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支持联合国为解决巴以冲突发挥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呼吁加大国际和地区外交努力、重塑可信多边进程,作为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国将巴以冲突作为最紧迫问题、放在国际议程的优先位置。
在联合国主导和组织下,安理会应切实履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责,尽快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平会议,进一步凝聚促和共识,早日重启和平进程,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这是12月1日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拍摄的以军空袭后产生的浓烟。 当地时间12月1日上午7时(北京时间13时),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临时停火结束。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说已恢复在加沙地带与哈马斯的战斗。 新华社发
同时,对冲突当事方有影响的国家也要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推动危机降温共同发挥建设性作用。
机会之窗一旦打开就不应关闭,战火一旦停熄就不该再重燃。
期待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为和平尽责,为正义发声,为缓和当前紧张局势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中东长治久安作出应有贡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