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名单公布,湛江市体育学校上榜!培养输送多个世界冠军

南方+ 记者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21-2024)”名单,湛江市体育学校榜上有名。

一所地处粤西欠发达地区的基层体校能脱颖而出,是偶然还是必然?自建校以来,湛江市体育学校已十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业余训练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从湛江市体育学校培养输送的许多“湛将”在体坛上大放异彩。

10月8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比赛全部结束,中国体育代表团中,代表参赛的6位湛江籍运动员全红婵、陈晓珠、吴宏辉等在跳水、水球、足球、田径等多个赛场顽强拼搏、表现出色,共获得4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一个第四名。  

2023年全国柔道冠军赛中,林千禧获得57公斤级和混合团体第三名;王令臻获得70公斤级第三名;黄中宜获得混合团体第三名,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中,苏志文取得混合双人10米跳台第一名。

冬去春来苦练,寒来暑往拼搏,体校有一卷名字灿若星辰。全红婵,陈晓珠,吴宏辉,花样游泳季军刘鸥,世界帆板冠军张小冬、世界女子跳水冠军陈丽霞和李蓉娟、世界蹦床冠军李振球、世锦赛跆拳道冠军李琬辉、亚洲冠军李桂莲、杨永、许德文,亚洲跆拳道冠军李晓娟。展开这卷熠熠生辉的名单,满目皆是体校团队多年来执着而辛勤的付出。

培养出一个冠军也许是偶然,培养出几代冠军则是必然。湛江市体育学校斐然成绩的底层逻辑主要有两个。

一是注重队伍建设和科学训练。每年,为做好运动员队伍建设,体校各队伍的教练们都制定选材计划,深入乡镇基层小学选材。资深教练们用火眼金睛发现一块块璞玉,正如在2014年,陈华明教练在迈合小学,慧眼识别正在跳格子的全红婵。

二是开展科学有效的训练。小运动员们进入体校后,教练们会根据各项目的要求,为每一个运动员制定出科学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既充分遵循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共性发展规律,又因材施教制定个性方案。充分考虑共性和个性,循序渐进地推进和动态调整训练方案,这既需要教练员们优秀扎实的专业能力也要敏锐的观察力。

湛江市体育学校秉承“读训并重”理念,深知掌握文化知识才能让运动员们走得更稳,更远。因此,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黄科带领湛江市体育学校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模式,在队伍建设和科学训练的基础上力求更全面的提升。

南方+记者 傅晓冰

通讯员 韦雾    

编辑 陈玮琪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