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超
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游乐设施
孩子们在人造沙池里
玩得不亦乐乎
而宝爸宝妈们可以逛商场溜娃两不误
但是呢
也有不省心的事……
近日,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发现
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商场游乐场里
发生多起小孩玩沙池时
将“沙粒”误吞
或者误塞耳朵、鼻孔的案例
其中1例还卡在气管里
到医院费了好大劲才取出来
所幸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
但也令家长后怕
除了窒息风险
还会因为抠挖造成耳道、鼻黏膜损伤
据介绍,这些人造沙池多用
仿瓷石、小木粒或者决明子沙粒堆垒
而仿瓷石沙粒由于
色彩丰富、圆润饱满、易于清洁
最受欢迎
沙粒大小一般约2mm~5mm
这个尺寸刚好能
“藏”进小朋友的耳朵和鼻孔里
也很对小朋友的“胃口”
▲卡住气管的沙粒,图片来自案例
这些可吞咽的物品一定要远离孩子
儿童吞食异物并不罕见
这些都是医院
从孩子体内取出的部分异物
儿童出现误吞误塞现象
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关系
▼
生理发育:儿童的口腔、鼻腔和耳道等感觉器官是他们感知世界的主要途径,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尝试将这些器官当作“工具”来使用,比如将小物品放入口中或者耳道中。
心理发展:儿童的自我控制和判断力相对较弱,面对新的环境和事物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因此可能会导致误吞、误塞等情况。
因此,医生提醒
不要把硬币、纽扣电池等
放在婴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
更不要让婴幼儿玩以上物品
同时,家长要经常叮嘱、教育孩子
不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
经常检查玩具是否有零部件松散
这些可吞咽的物品
一定要远离孩子
锂电池、磁铁等物品
锂电池进入体内后,会依附在食道上,毒物泄漏后会灼伤食道,导致食道穿孔。如果长时间停留,还会造成进一步伤害。
硬币、钉子等金属
如果在胃里长时间被胃酸腐蚀变成粉末,不及时取出的话,会导致腹膜炎、消化道穿孔及腹症,甚至危及生命。
枣核、曲别针等尖锐物
这类物品进入体内后,有可能划伤食道和肠胃,导致内出血等危害。长时间胃酸腐蚀后产生的有毒物质,同样会危及生命。
清洁剂、消毒水等液体
这些产品由于颜色鲜艳、香味奇特、包装亮眼,很容易会被孩子当做饮料误饮。这些液体很多本身具有有毒物质,成人误食都有致命风险,何况年幼的孩子。
弹珠、食品干燥剂等
这些也都是孩子误食频率很高的物品,一旦误食对身体危害极大,也千万不可忽视。
比如,误食生石灰干燥剂后,其产生的热量会将口腔和食道灼伤;硅胶干燥剂虽不会被人体消化道吸收,但孩子误食后也可能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各类药品
凡是成人服用的药品或有毒的外用药、农药、老鼠药、灭蝇药等都应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最好放在柜中、抽屉里加锁保管,以防孩子误服中毒。
孩子误吞异物后这样应对!
如果孩子依旧吞下异物被噎住
及时救治十分关键
这个时候需要用到海姆立克急救法
但需要注意
孩童和成人的标准动作是不一样的
▼▼▼
婴儿版
成人版
自救
如果孩子是吞食了
其他尖锐物和危险物品
无论症状如何
都要立即送往医院接受诊断治疗
编辑 | 尹蓁 责编 | 张秀丽
综合来源 | 广东市场监管、科普中国、央视新闻等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