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深圳新增1313例,这年龄段男性占八成

深圳工会
+订阅

两条杠。

看到第二条杠慢慢地显现,阿林的双腿止不住地颤抖。

他掏出手机,缓缓打出几个字:

分手吧。

很快,电话响起,传来未婚妻阿宜的咆哮声:

恋爱谈了6年,为什么要结婚了,酒店都定下才说?

已经没有翻盘的余地,不想再抱一丝幻想,阿林长舒一口气,低声道:

我,染上了艾滋。

阿宜顿住了,大脑一片空白。

回过神来后,理智战胜了一切,她操起包打车直奔医院,迫切想知道自己有没有中招。

她还想知道——

01

TA怎么就染上了艾滋?

要知道,亲亲抱抱举高高一般是不会染上这病的,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主要有3种:

①母婴传播

如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性怀孕、生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感染。

②血液传播

这是艾滋病感染最直接的途径,包括:

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针灸、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

与感染者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等。

▲图源:腾讯医典

③性传播

“野游”“真空”放飞,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直白点说,就是没有保护的性接触,比如:

无套性交;

多个性伴侣;

无保护措施的男男同性性行为(无套肛交)等。

近年来,我国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每年超过10万例,其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

在座各位务必擦亮眼睛,如果不是超级倒霉蛋被人陷害感染,或者遇上概率极低的输血事件,那是咋感染的,就不用咱多说了吧。

02

“真空上阵”后,怎么补救?

一个秘密武器——

“阻断的黄金72小时”。

以最快速度去艾滋病暴露预防阻断门诊,评估是否需要服用阻断药。

只要人在深圳,都可以去这3家艾滋病预防阻断门诊求助:

①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圳三院爱心门诊)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澜路29号B栋一楼

电话:0755-61222333-4500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2:00、14:00-17:00,非上班时间急诊就诊

②罗湖区人民医院-春风院区(罗湖爱心门诊)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春风路2069号

电话:0755-82177939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2:00、14:00-17:00

③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西院区(光明爱心门诊)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马田街道松白路4253号

电话:0755-27165666-8703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2:00、14:00-17:00

03

吃“后悔药”前后,要做检测吗?

在吃“后悔药”之前,需要做HIV检测,如结果为阴性(排除HIV感染),才可开始服药。

04

吃了“后悔药”

就不会被传染了吗?

不一定。

发生高危行为后阻断,能降低HIV感染风险80%以上。当然,和首次服药时间、服药依从性有关。

药吃得越早,漏服药情况越少,阻断效果越好。服药效果最佳黄金时间是——

“高危行为后2小时内”。

另外,使用阻断药后,如果不坚持服用阻断药,或者在服药期间持续发生高危行为,仍可能HIV“转阳”。

05

吃药会有明显的副反应吗?

总的来说是安全的,其中——

90%以上:不会出现任何副作用;

少数的人:在开始服用药物时,可能会出现短期轻微的胃肠道症状(如腹泻、恶心、食欲降低、腹部疼痛或胃肠胀气)和头晕、头痛。这些症状通常会在3-7天消失,不需要停药;

个别服药者出现严重肝肾损伤,医生可能会要求暂停用药。

06

如果在服药期间又发生高危行为,咋办?

凉拌吧,让人省点心朋友。

暴露后预防用药,并不能保证100%阻断HIV,并且暴露后用药不能预防其他性病。

若不幸再次发生高危行为,需要持续用药至最后一次高危后7天。

如果持续出现高危行为,建议采用暴露前预防策略(详见中国HIV暴露前预防用药专家共识(2023版)),详情可以咨询暴露预防门诊。

07

发生高危行为后

什么时候能查出来是不是中招?

发生高危行为3周后(及早去查)。

如果检测为阴性,在发生高危行为12周后再进行一次检测。

如果初筛检测呈阳性不能确定是否感染,应尽快进行确诊检测,以便早诊断,早治疗,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为3-12周。

“窗口期”是指从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的这段期间。

需要注意的是,窗口期感染者处于急性感染期,传染性较强。

目前还没有针对艾滋病的疫苗和治愈的药物,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传播。

08

日常如何预防感染艾滋病?

避免高危性行为;

戴套,是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拒绝毒品,不与他人共用针具;

避免不正规的注射与输血;

避免非正规机构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操作,如拔牙、纹身、扎耳洞、修脚等;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

避免破损的皮肤或伤口,直接与他人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

产妇孕检发现HIV感染,及时做好母婴阻断;

暴露后尽早预防。一旦发生HIV暴露,立刻对伤口进行紧急处理,并尽快使用HIV阻断药,按医嘱服药,服药越早越好,最长不应超过72小时。

09

最新公布:深圳新增1313例,这年龄段男性占八成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最新公布,2023年1-10月,深圳新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病人1313例,与去年同期(1304例)基本持平,其中HIV感染者827例、艾滋病病人486例。

上述新报告病例中——

❏ 流动人口占优势,深圳户籍占16.8%,非深户籍占83.2%。

❏ 首次检出年龄平均36.0岁,其中最大87岁;以男性感染者为主,男性占91.9%,女性占8.1%,男女性别比11.3/1。

❏ 按传播途径分析,经性传播达99.6%(其中同性传播62.5%,异性传播37.1%),其他传播途径为0.4%。

❏ 病例主要通过医疗机构(63.0%)和咨询检测门诊(25.5%)检出。

深圳当前艾滋病整体低流行

但扩散风险因素持续存在

统计表明,深圳市各艾滋病高危人群哨点监测阳性率逐年下降,其中男男同性恋人群监测到HIV阳性率为4.5%,自2008年以来首次低于高流行标准(5.0%),显示重点人群健康宣教与干预取得较明显成效。孕产妇、婚检人群等普通人群HIV检出率均继续保持在万分之5以下,提示本市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但多种可致疫情扩散的风险因素仍然存在:如人口流动性大,非户籍病例占比高、管理难;仍有部分病例治疗不及时、随访和性伴/配偶告知依从性差;重点场所和特定人群阳性率偏高等。

经男男同性性传播为最主要感染途径

截至2023年10月,经同性传播病例在本市当年新报告病例和累计现存活病例中,所占比例均超过60%。本年新报告病例中,20-50岁青壮年男性占81.4%,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病例报告占比持续上升

2023年1-10月,全市报告50岁及以上中老年病例198例(75.8%为男性),占新报病例总数的15.1%,占比情况呈缓慢、持续上升趋势(2008年以前占比低于8.0%)。

该人群整体检测愿意不强,检测率低,晚发现情况比较普遍,随着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相关问题需要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和开展对策研究。

2023年

深圳市政府组织保障有力

多部门合作不断深入

艾滋病疫情防控工作

取得多项重要进展

2023年7月,国务院防艾办公布国家第四轮示范区建设终期评估结果,深圳市继中期考核满分之后,又有“男性同性精准干预”“艾滋病社区综合防治”“青年学生健康责任意识强化”等3项创新模式探索工作通过国家评估(全省共8项),在全部示范区中名列前茅。

截至2023年10月,全市建成各级HIV检测网点、自愿咨询检测点以及自检试剂自动售卖点合计269个,各类人群监测哨点13个,抗病毒治疗机构和药物阻断门诊各4家,美沙酮门诊及延伸服药点5家,综合服务网络覆盖全市所有街区。

近一年来,深圳市面对多达全省1/5的庞大HIV阳性群体,随访检测率、治疗覆盖率、治疗成功率等指标全部达到95%以上,死亡率全省最低(<0.2%),对标国内外同类超大城市顶尖水准亦毫不逊色。

全民防艾宣教日益普及。卫生与教育、人社、公安等多部门协作,积极推进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法律常识普及。今年以来,大力开展防艾宣传“五进”活动(企业、校园、医院、社区、家庭),各类防艾视频、海报纷纷登上地铁、公交、楼宇等公共场所屏幕,并针对青工、中职学生等重点人群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活动。

一年来,各相关部门和机构积极购买社会服务,全市有20余家社会组织和企业接受项目委托,参与到日常防艾工作中来。服务内容不仅涉及高危人群干预、同伴教育、检测动员等,部分企业和社会组织还依托自有新媒体平台,主动参与“互联网+”宣传干预,有力支援了艾滋病、猴痘、肝炎等相关传染病防控工作。

10

深圳哪里可以做艾滋病咨询和检测?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指怀疑发生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的个人,通过咨询专业人员,在充分知情和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自愿接受HIV检测及相关转介和延伸服务的过程。

咨询共3个流程:

检测前咨询;

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检测;

检测后呈阴性结果、不确定结果或阳性结果的咨询。

在深圳,有两类机构可以检测HIV抗体:

医院设立的检测实验室/点,这些机构的检测服务是要收费的;

疾控机构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也叫VCT点),这里的整个咨询、检测和服务过程是完全自愿、保密和免费的。

2023年12月1日

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

我国今年宣传主题为

“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让我们传播更多正确的艾滋知识

破除社会中的歧视和误解

动动手指分享推文

点亮右下角“在看”“点赞”

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

对艾滋病多点了解

给艾滋病感染者多点关爱

- 内容来源 -

深圳疾控、深圳大件事

广东疾控、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