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检察:“刷脸支付”有风险,请看好自己的“手机钱包”

湛江检察
+订阅

手机“刷脸支付”普及后,移动支付场景呈现细分多元化发展,各类新式犯罪手段也层出不穷,人们更容易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近日,司机张某好不容易完成一单生意,却发现支付宝账户内4000元不翼而飞,原因竟是因“刷脸”被乘客盗窃。

基本案情

司机张某在市区某路段搭乘一名乘客,当车开到目的地时,乘客以手机信号不好为由,要求张某提供手机号码添加支付宝好友后转账车费,并要求张某进行“刷脸”认证。张某当天晚上回家结算收入时才发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上4000元余额不翼而飞,于是向公安机关报警。原来当时该名乘客使用自己的手机,通过张某提供的手机号码和“刷脸”认证,登陆了张某的支付宝账户后将4000元余额转账到自己账户。

检察官普法

“人脸识别”“指纹支付”作为新型支付手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同时也伴随着安全风险,特别是财产风险。在与他人接触时,请时刻留意手机安全,不随意将手机交由陌生人操作,不提供个人的支付密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信息。面对陌生人“添加好友”的请求,要谨慎验证。

请经常检查线上消费记录,核对账户余额,一旦发现资金异常或账户被盗刷,应及时报警求助,同时保存好相关电子证据。

来源:霞山检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