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实现美丽蝶变,阳西绘就乡村新图景

南方+ 记者

日前,全省美丽圩镇和中心镇建设培训班(第二期)暨典型镇建设现场会在茂名高州举行,旨在加快推进美丽圩镇、中心镇和典型镇建设工作,提升全省乡镇品质。

其间,阳西县“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代表阳江市,围绕着“抓提升重管控,打造现代宜居农房新风貌”的主题作了经验分享。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阳西县积极打造农房风貌带,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同时提升既有农房安全水平,让广大农村群众住得舒心又安心。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阳西县以省级农房建设试点为契机,推进农房质量安全和风貌提升,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以带促建“带带结合”

全面建设现代宜居农房

在省第三届乡村振兴大擂台上,“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阳西县的新名片,沿途结合美景、美食形成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备受各地游客的青睐。目前,阳西县通过建设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覆盖全县8个镇,辐射62个行政村,总长230公里。

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阳西县全力打造农房风貌带,充分利用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有利契机,统筹涉农资金。通过打造从山到海的农房风貌带,阳西县实现了以带促建“带带结合”。

结合本地实际,阳西县整体打造1条130公里的绿色农房示范带,以及2个示范镇和4条示范行政村,为全面提升阳西县农房风貌绘就蓝图。通过编制《阳西县农房风貌指引通用图集》,对新建农房风貌进行全面管控,为农户建房免费提供设计方案。

目前,阳西县结合已建成的“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完成了沙扒镇渡头村“渔村记忆,共飨渡头”农房风貌改造、儒洞镇边海村“红色文化”农房风貌改造、上洋镇双鱼城村“海防古韵”农房风貌改造,共完成农房微改造和风貌提升6327户。其中,上洋镇双鱼城村获评广东农房风貌提升名村。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房建设水平,阳西县着力加大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力度,通过健全乡村建设工匠管理制度,把乡村建设工匠纳入农房建设审批条件。在组织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方面,今年阳西县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活动报名人数达319人,通过培训切实提升了全县农房质量和安全水平。

旧农房“微改造”

让农村群众得实惠

“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家里的老房子改造好……”看着自家房屋旧貌换新颜,边海村群众陈贵高兴地说。年近七旬的陈贵平时在家务农,闲暇时就去外地打零工,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他和老伴也没有能力出资10万元左右,为家里近30年楼龄的旧房进行外立面改造。

这种砖面裸露在外,外立面没有做好防水、装饰等工艺的房子,既影响村容村貌,遇到雨天、台风时还容易渗水,而且存在外部电线短路等安全隐患。为了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阳西县近年来积极推进农房“微改造”工作,让乡村变新貌,让群众得实惠。

为此,阳西县印发相关方案,积极推动帮扶企业参与到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来,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农房试点县建设。通过“企业帮扶、乡贤捐助、村民自筹、政府奖补”方式,阳西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参与农房“微改造”。

在边海村推进农房“微改造”工作的契机下,陈贵的旧农房开始了美丽蝶变。自去年7月开工以来,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陈贵家里近30年楼龄的老房子就焕然一新,不仅有了美观实用的外立面,也破解了渗水、电路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一幅幅漂亮的房屋墙画,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景象……这是儒洞镇边海村给人的第一印象。乘着“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东风,边海村华丽嬗变为“网红村”,成为外地游客来儒洞镇必到的“打卡点”。

据边海村村干部介绍,当地利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农房“微改造”专项资金,为陈贵这样长期住在旧农房的近50户村民免费进行“微改造”,使边海村的旧农房实现了统一设计、统一风貌。

在完成“微改造”的同时,边海村还根据农房的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既美化了村容村貌,还为下一步发展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提升、重管控

“建管并重”让农房有保障

在扎实开展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工作的过程中,阳西县坚持抓提升、重管控,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聚焦美丽圩镇建设、农房风貌提升和绿色农房建设,通过“建管并重”让农房更有保障。

在积极引导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方面,阳西县选择25家建筑业企业以及在阳西县承接工程建设项目的7家大型国企、央企,指导各镇和相关企业形成结对帮扶,深度参与农房风貌管控提升。

目前,阳西县已落实帮扶项目14个,帮扶资金达1370.5万元。同时,阳西县充分利用好技术大师团队的力量,积极对接帮扶技术单位——省建科院徐其功大师团队,大力推进技术帮扶工作开展。

为了更好地形成工作合力,阳西县广泛发动乡贤力量,积极发动乡贤捐助或乡贤结对帮扶,动员乡贤参与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在当地外出乡贤的大力支持下,程村镇黄茅岭村带动广大村民有地出地、有力出力,建成了风貌统一、设施完善的黄茅岭新村。程村镇围厂村也发动乡贤捐助,计划打造围厂新村,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

在让农村群众住得舒心的同时,阳西县还通过排查整治,提升既有农房安全水平,让广大农村群众住得更安心。目前,全县131个行政村的78688栋农村房屋已全部完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其中,经鉴定确定为C、D级危房的118栋房屋,通过管控与工程措施并举,已全部落实整治措施,切实消除了安全隐患。

通过推进农房建设管理“一网通办”信息化审批系统建设,阳西县将实现农房报建“联审联办”“线上审批”,能够全链条打通农房建设审批、设计、施工、验收、发证各环节。通过把农房图集、乡村工匠纳入农房建设审批前置条件,能够落实带图审批,全面实现农房建设管控,遏制农房违法新增。

南方+记者 赫鹏翀

编辑 李幔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