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戈隆东
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
基辛格博士是世界著名战略家,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是中美关系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的名字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他的去世让中国人民深感痛惜。1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基辛格博士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基辛格博士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其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
基辛格博士是国际政坛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在世界格局的演变中刻下了自己的痕迹。1971年,中美关系处在一个关键转折点。时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作为总统特使秘密访问中国,他取道巴基斯坦,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终于踏上中国的土地,与中方携手促成了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实现了震撼世界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基辛格博士生前高度重视美中关系,始终坚定认为美中关系对美中两国和世界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这位与中国打了50多年交道的“中国通”,被美国前总统福特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长期关心和支持中美关系发展,自称专长是“认识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曾先后100多次访问中国,持续推动美中关系发展与交流。他在88岁高龄时,还出版了《论中国》一书,试图帮助美国人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中国和中美关系;在100岁时,他最后一次踏上中国土地,继续为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奔走呼吁。
“外交是可能性的艺术。”回顾基辛格博士的外交生涯,他总能通过主观努力聚不完全为完全、化不充分为充分,完成无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基辛格博士有着卓越的战略眼光,他首先考虑的当然是美国利益,但不画地为牢、不自缚手脚,而是理智务实地通过求同存异找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有着坚定的政治勇气,他坚持做正确的事,努力推动中美双赢、世界共赢,即使遭遇非议责难也不随波逐流;有着高超的外交智慧,他主动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制定理性且有建设性的对华政策,致力于美中关系发展成为基辛格外交生涯中最华丽的篇章之一,既造福了两国,也改变了世界。
52年后的今天,中美关系处在又一个关键转折点:究竟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还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实践早已证明,不论形势如何变化,中美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不会变,两国人民交流合作的根本愿望不会变,世界人民对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普遍期待不会变。中美双方要继承和发扬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眼光、政治勇气和外交智慧,按照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基辛格博士说过:“中国是我交往最久、最为深入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朋友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如今,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走了,这对中美两国和世界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斯人已逝!基辛格的名字将永远和中美关系联系在一起,基辛格博士将永远被中国人民铭记和怀念。
告别老朋友,期待新朋友!世界需要更多的“基辛格”,将中美人民友好事业传承下去,找到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从低谷重回正道。
延伸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