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强调全社会共同参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标一致,共同抗击艾滋病。
“河源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疫情特点与全省相一致,老龄化趋势明显。”11月30日,笔者向河源市疾控中心了解当前艾滋病疫情情况。
异性性传播仍是主要传播途径,防控形势存在一定严峻性
报告显示,河源市艾滋病病例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现存活病例中经性传播比例达90.3%,其中异性性传播为80.9%,同性性传播为19.1%。
“与许多城市情况不同的是,异性性传播仍是河源市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而男男同性传播占比在逐年增长,同样不可忽略。”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商业性行为及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伴随着社交软件等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增强了其隐蔽性,增加了干预的难度。
中国疾控艾防中心早前发布的文章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50岁及以上病人占比上升非常明显,从10年前即2011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44%。
河源市艾滋病同样呈现老龄化趋势,50岁以上病例达48.66%,是各年龄段中占比最高的人群。因此,疫情防控形势存在一定的严峻性,需继续加强防控力度。河源市疾控中心表示,大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危害性认识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老年人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发生高危行为后检测及阻断意识几乎没有。
建设三级检测网络,加大“防艾进校园”力度
今年以来,河源在艾滋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多项显著进展。首先,血液传播得到有效控制,经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传播病例全年零报告,经注射吸毒传播病例全年零报告;全面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全覆盖,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连续3年为零。抗病毒治疗工作同样成效明显,治疗成功率超过90%,患者的病死率大幅降低,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艾滋病病例只能通过检测发现,近年来我们重点建设了市、县、镇三级的艾滋病检测网络,实现镇街全覆盖,不断增强发现感染者的能力。”河源市疾控中心艾防所所长龚丽芬介绍,每年检测人次数从2015年的15.7万上升到2020年的38.4万再到今年(截至10月)53.3万。结合疫情老龄化趋势,河源加大对中老年群体的检测力度,在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的项目中增加了艾滋病检测项目。
今年,河源卫健系统联合市民政局、市妇联、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开展了以“进家庭、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医院”为重点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工作。其中,“进校园”是艾滋病防治教育重点内容。11-12月期间,河源初中、高中、专职院校及高校会开展主题班会及讲座,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系统性教育。
11月28日,河源市疾控中心联合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其中的游园活动将专业知识融入游戏当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龚丽芬认为,虽然河源学生群体艾滋病总体报告率不高,但散发上升态势需高度重视。市疾控中心将不断探索更好更优的宣传方式,让学生们进一步加深对艾滋病的认识。
【撰文】郭雨欢 通讯员 邝茹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