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秤”防不胜防,整治不能只靠博主曝光

南方评论
2023-11-30 19:26
+订阅

文 | 静子

千万粉丝博主遭遇“鬼秤”事件有了新进展!

近日,根据消费者对大连市寻味来餐饮店等商户存在缺斤短两的投诉举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发布3起计量器具违法典型案例。从案情通报看,不法商户均存在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秤这一违法行为,将面临警告、没收不合格计量器具、罚款10万—20万元不等的行政处罚。

商户称重7斤多的活鸡,复秤时足足少了2斤;当被发现有“猫腻”时,店家立刻重启电子秤……消费者遇到的这些咄咄怪事,很有可能是“鬼秤”在作祟。所谓“鬼秤”,也就是被动了手脚的电子秤,其称重显示与实际重量存在不小的偏差,多见于榴莲、海鲜等单价较高的商品摊位。从实际影响看,使用“鬼秤”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会破坏市场经济的信任基础,必须被市场监管部门严肃查处、强力纠治。

“鬼秤”频现,不只有商户一方“捣鬼”。前段时间,大连市监局就已通报“查处3起非法改装销售计量器具案”,比如有人通过密码调试的方式非法改装电子秤谋利,有人通过刷卡器对电子秤进行改装获益等。必须指出,经过非法改装的计量器具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一键重启便可恢复正常,这就给有关部门的查处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即便如此,这些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行为,难掩欺骗消费者的目的,亦难逃市场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

更进一步,“鬼秤”怎么治,又该如何防?法律是最有力的武器。比如,据计量法实施细则,“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没收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此规定的指引下,市场监管部门当持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罚重处调包宰秤、缺斤短两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等违法行为,切实让每一笔市场交易都能实现公平与满意。

有关部门的重拳出击是一方面,消费者的积极行动是重要的另一方面。近期大连市监部门频频查处“鬼秤”典型案例,或正与千万粉丝博主在网络上的公开曝光有关。要看到,此类事件绝非个别地方的个别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部分网红旅游城市尤甚。本着维护自身权益与良好市场秩序的目的,社会公众也应主动参与到这场打假行动中来。唯有人人多一分“锱铢必较”,不法商家才能少一分“有恃无恐”。

秤无“鬼”才能诚无欺,期待多方合力捉住“鬼秤”中的“鬼”。

1

编辑 姚佳烁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