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香港岭南大学捷报频传:
入驻深圳虚拟大学园、成立深圳研究院;成功举办2023QS高等教育亚太峰会前会并受邀作为联合主办方举办2024年QS高等教育亚太峰会;举办岭南大学英才交流之夜,助力学生职业发展;成功研发可实时报告蚊媒传播情况的地理空间人工智能平台……
这所拥有135年办学历史、香港8所公立大学之一的大学,正朝着建设一流的数字化研究型博雅大学新目标迈进。
当前,岭南大学面向内地,全面启动2024—2025年度本科和研究生招生。
岭南大学校门。
岭南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岭南大学校长秦泗钊表示,学校在博雅教育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学习兴趣的空间,将推动文理融合与兼修,培养在数字时代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人才。
01
培养数字化创新型人才
近两年来,一批新课程、新专业在大湾区高校陆续“上新”:
岭南大学开设“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通识教育课程,香港中文大学开设“数字素养和计算思维”必修课,中山大学新增智慧交通专业,暨南大学新增金融科技专业,广东财经大学新增数字经济专业……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很多学科专业的发展都得重新思考。”日前,2023年QS高等教育亚太峰会前会落地岭南大学,秦泗钊在会上说,数字时代带来了一场“智力革命”,人与数字科技已密不可分,大学亟须培养数字化创新型人才。
2023年QS高等教育亚太峰会前会现场。
作为香港唯一一所全面的博雅大学,岭南大学率先探索数字化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转型思路——
2022年,学校作出未来6年的发展规划,尤其是要建设数字化的博雅大学。今年7月,秦泗钊履新校长后,就为全校购买了ChatGPT3.5版本的许可证,最近新增购入GPT4.0许可,全校师生均可免费使用,这从全国高校来看都属鲜见。
筹备成立数据科学院,也是岭南大学推动数字化的重要举措。秦泗钊表示,未来,学校各学科都将借助数据科学带来的优势实现新的发展。
秦泗钊。
此前,秦泗钊曾在香港城市大学出任第一任数据科学院院长,彼时全球范围内也没有多少大学设有数据科学院。在秦泗钊的推动下,数据科学成功融入了全校9个学院。
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姚祖辉表示,这也正是秦泗钊担任岭南大学新任校长的主要考量因素,希望秦泗钊同样地把岭南大学成功地数字化、大数据化,培养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服务社会进步的人。
大学培养人才,归根结底是为社会输送有价值、有贡献的人才。
正如香港中文大学常务副校长陈金樑所说,面向“数字原住民”当代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不可或缺,“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技能”,也将帮助他们在面对充满变化的未来时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02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11月7日,2023年QS高等教育亚太峰会在马来西亚正式开幕,全球超1000名知名大学校长、专家学者云聚一堂,尤其热议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开展人才培养。
在峰会前会期间,澳门大学副校长许敬文就已提及,大学要推动学科交叉与融合,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形成辩证思维,搭建全面知识体系。“单一学科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培养人才必须要培养综合能力,才能应对未来世界的未知变化。”他说。
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是全球一流大学发力提高人才竞争力的重要共识。
岭南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夏伟立(William Hayward)介绍,在岭南大学社会科学院,大一新生可以从经济学、政府与国际事务、健康及社会服务管理等6门学科中自主选择主修科目,两年后再选择具体专业方向,保证学生既能进行精深的专业学习,也能广泛涉猎不同学科背景知识。
岭南大学校园。
如今,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岭南大学有了全新的探索和思考,明确了学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重点发力方向是文理融合、文理兼修。
“我们此前已有科学教育的教育单元,如今新成立了交叉学科学院、筹办数据科学院等,有较大的学科跨度。”秦泗钊透露,将做好文理融合、文理兼修,围绕生物、医疗、健康养生或者乐龄科技(促进老龄化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创新科技)等领域发展新理工科,并重视发展数据科技,将其与传统强势的人文社科及商学结合。
与此同时,外界十分好奇:建校百余年来,岭南大学以博雅教育和人文学科为突出特色,如今提出文理融合、文理兼修以及建设数字化博雅大学的新思路,是否意味着人文学科的“妥协”?
“可以确定的是,学生将来毕业投入工作时,一定会用到数字工具、人工智能,但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却很难预测,因为一切都在快速变化。”夏伟立说,除了运用信息技术的硬能力,人文社科所重点培养的自主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软能力同样重要。
“数字时代需要培养学生更具复合型的能力。”在岭南大学商学院院长冷明明看来,知识多样性、良好的心态和品行等综合素质,是优秀人才更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法宝”,这也正是博雅教育的理念所在。
03
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近日,岭南大学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在“2023年深圳虚拟大学园联席会议”上签订了深圳虚拟大学园入驻协议,双方将一同推动香港和深圳的学术、科研进步及产业发展。
香港岭南大学入驻深圳虚拟大学园。
同时,岭南大学深圳研究院也正在筹备设立当中,将开展科研与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企业孵化、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
“岭南大学深圳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岭南大学在商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零碳可持续发展等跨学科的优势,提升其服务企业的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岭南大学副校长莫家豪说。
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是岭南大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如今的国际竞争不再局限于城市与城市之间,而是城市群与城市群的竞争。”姚祖辉说,岭南大学要立足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培养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助力湾区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
“学校已建立了超过270个合作伙伴的网络,并积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建立更多合作伙伴关系。”在日前举办的校长就职典礼、第54届毕业典礼上,秦泗钊均明确表示,岭南大学作为离深圳最近的香港本地大学和通往香港北部都会区的重要窗口,将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强与大湾区的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加快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为湾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在施政报告中提出,要把香港建设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增加非本地学生限额等,让香港高校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长期以来,岭南大学与广东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今年3月还与前海管理局合作成立了岭南大学文化与创意研究院。
岭南大学校园。
“我们非常鼓励学生尤其是香港的学生到大湾区去,比如推进跟深圳的大学实行互派学生拿学分,可以让学生在上学期间就了解到内地的情况以及发展的机会和需求,将来如果选择在大湾区就业就会有很好的准备。”秦泗钊说。
在马来西亚的QS峰会期间,岭南大学获颁QS评级的“五星+”奖项。该评级系统主要对高校在7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研究、教学、创新、包容性和环境影响。
站在领奖台上,秦泗钊欢迎其他一流大学一同推进未来合作。“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内地高校的交流,尤其在国际化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方面可以分享经验和成果。”他说。
此次QS评级,特别突出了岭南大学在国际化方面的出色表现。
莫家豪介绍,在岭南大学,80%的本科生每年都有一个学期或学年到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开展交流和学习。“学生拥有国际化视野,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关心国际上的最新变化,也要通过国际的平台来讲好中国的研究、讲好中国的故事。”他说。
【文字】南方+记者 姚昱旸 李秀婷
【摄影】南方+记者 梁钜聪 张冠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