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国搭建产学研合作体系,主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包括4名国家高层次人才、1名佛山市创业领军团队带头人、3名南海创业领军团队带头人……步入位于南海狮山的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下称“南山研究院”)展厅,亮点纷呈。
南山研究院是2013年12月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设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2023年获得5A级认证,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广州医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发起,在2021年底迁址到狮山,同步推进基础建设和产业孵化。至今,这个科创平台与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高校保持合作,聚焦呼吸转化医学创新与应用研究、防疫科技与大健康创新与应用研究、创新医疗技术与药物研发三大领域推进成果转化,已在狮山引育15个优质项目。
在狮山,医药及大健康是6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政企合力中不断提高集聚程度和发展能级。在狮山,南山研究院一边加快建设新大本营,一边发挥对接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院所的优势,持续引育高层次人才和创业领军团队,助力狮山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提速进阶发展。
广东省南山医药创新研究院在2021年底迁址到狮山,同步推进基础建设和产业孵化。 受访单位供图
引育“牛企”
迁址两年引进孵化15个项目
南山研究院平台支撑和研发方向涵盖疫苗、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大健康产业、医疗器械、医疗信息服务等领域,自创立以来已参与创立孵化40个项目。
迁址狮山以来,南山研究院不断推动生物医药前端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落地,在狮山参与联合创办的“牛企”包括呼研所健康科技(佛山)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元粒宝智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狮创健康(佛山)有限公司等等。
“让科学家成为实干家,让产业链成为创新链,让新成果成为新动能。”南山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荣介绍,南山研究院坚持基于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源头,积极引导、扶持推动前沿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市场端,同时通过市场反馈改进、优化产品,让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或方案带动产业发展。
资料显示,南山研究院自迁入狮山以来,至2023年10月累计投入8415万元,已建设6大工程技术中心和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共享仪器服务平台等,累计引进孵化15个项目,联合团队人员总共200人,累计开展5项产学研合作,累计申请专利近60项,其中发明24项,国际专利2项;商标注册近10项。
在狮山,南山研究院不断推动生物医药前端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落地。受访单位供图
看中前景
打造成果转化和制造中心
生物医药是南海“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南海区不断加快推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承接特色研发成果实现产业转化,提高产业能级和集聚程度,南海医药制造业年产值已超过200亿元。
在狮山,医药及大健康产业是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之一,不断加快提高产业能级和集聚程度。经过多年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是狮山6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支柱产业之一,全镇现有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近200家,涵盖生物科技、高端医疗器械、新型药物制剂等领域,百合医疗、朗肽制药、东方澳龙、金骏康等龙头企业集聚发展。
“当时,地方政府先向我们抛出绣球。”周荣记得,数年前,南山研究院出于扩张和升级发展所需,开始在广州周边城市做产业考察,寻找新的落脚点,那时,狮山乃至南海的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都和广州差距显著,“但我们看到了和狮山合作的空间和前景,决定趁着广州产业外溢契机,在这里打造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和制造中心。”
周荣说,南山研究院看中的,有南海和狮山的优势,既包括生物医药产业上下游产业的聚集效应,还有相关政策和配套支持。
此言不虚。例如,一款创新药物从创新研发、再到临床试验,再到产业化,往往需要不断“披荆斩棘”。2021年印发的《佛山市南海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从支持产业落户、支持研发创新、人才和重大项目扶持等方面,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在南海新建且符合相关产业范围的项目,每家企业累计最高奖励可达1亿元。
地方政府全产业链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南山研究院从产业链、创新链着眼,支持项目在南海狮山发展。例如,南山研究院面向全国开设呼吸感染防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狮山引进孵化了呼研所健康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市元粒宝智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安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并与行业相关上下游产业联合开展设计开发、课题研究、示范基地、市场销售等合作,打造原材料、诊断、核心部件、整体装置、设计建设等配套产业链。
“借此,我们旨在推进感染防控产业的集聚发展,形成课题研究、联合研发、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市场服务等多环节的创新链,推动感染防控行业产业链与创新链互动互促融合。”周荣说。
保持“登高”
联动多方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在狮山,南山研究院已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参与者。
2023年11月17日,南山研究院与佛山人才发展集团合作共建的狮创健康项目、佛高粤创基金项目签约,三大产学研创新中心同时揭牌。
佛山人才发展集团为佛山市属八大企业集团之一,狮创健康项目由佛山人才发展集团与南山研究院合作共建,依托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研究院等高能级科研院所的学术平台、科研实力及创新资源,将打造相互赋能、自我闭环的四大业务条线,包括生物医药研发投资、产业实体运营、科技服务(产业孵化)及园区运营等。
佛高粤创基金由佛山人才发展集团、狮山镇下属公有平台佛山市南海智造投资有限公司、南山研究院共同出资设立。按照设定,佛高粤创基金将重点投向早中后期项目,投资领域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
产学研创新中心则由三个项目组成。其中,“呼吸睡眠创新中心”将依托南山研究院优势学科“呼吸转化医学创新与应用研究”,整合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呼研所生安、元粒宝、广东烯睿、汇盛环保等一批高新企业,打造呼吸特色、医民两用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在签约活动上,南海区委办(区府办)副主任李树东说,相关合作的落地,标志着南海区着力推动的“两高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版图,将迎来又一支强大的新生力量。
随着硬件建设告一段落,南山研究院将更专注于孵化平台建设,担当区域产业升级的参与者。受访单位供图
展望未来,周荣说,随着硬件建设告一段落,南山研究院将更专注于孵化平台建设,推动更多生物医药前端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落地狮山,期待“有形之手”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创新创业氛围、基础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其中包括,用更优基础建设和生活配套吸引人才,加强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和支持,激活和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通过企业研发平台推进解决技术难题,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围绕企业发展的技术难点开展科技项目,针对行业学科人才给予技能培训或生活资助等。
调研笔记
加速产业升级,前瞻力很关键
细数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标杆城市,产业布局早已告别了或“零敲碎打”或“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大多有着一个或多个定位清晰、高集聚度的产业承载地。目光投向南海狮山,三年前,在南山研究院从广州迁址狮山时,狮山生物医药产业经过近10年布局耕耘,年产值已超过百亿,占据南海全区的1/2。
这背后,不仅是“近水楼台”承接广州产业外溢,更关键的是前瞻力。早在2012年,南海区和佛山高新区南海园就先后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从项目孵化、产业载体与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对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融资扶持、产业人才扶持、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升级。
后来,生命健康与生物医药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600多家园区进行了相关产业布局,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新产业赛道群雄逐鹿,可以肯定的是,狮山若非在多年前定下目标并一直坚持为之,无法快速崛起成为南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为吸引南山研究院等优质项目和资源赢得先发优势。
从借力“周末工程师”,抓住第一波产业转移的红利,到聚焦发展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速区域产业转型,这里牵住制造业这个“牛鼻子”,踏准了产业升级的一个个关键点。我们期待,狮山继续保持前瞻力,用精准及时的作为,把生物医药打造成更富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名片。
【撰文】陈梦
■专题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