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广东潮州供电局:推进“精智”配电 点亮古城灯火

南方+

报道发于《南方日报·潮州观察》11月30日AII04版。

报道发于《南方日报·潮州观察》11月30日AII04版。

11月底,潮州市首座智能配电房在古城区内建成使用,与周边景观相融合的同时,高效赋能电力保障。千年古城风韵与现代智慧电力,在此实现完美结合。

近年来,潮州旅游市场热度不断攀升,古城用电负荷增长明显。据潮州供电部门统计,今年1至10月,古城区用电量同比增长26.53%,这对电网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当前,南方电网广东潮州供电局正锚定古城“精智”电网建设,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全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守护好万家灯火,让千年古城更加熠熠生辉。

融入周边景观

试点建设智能配电房

白墙红窗,灰瓦飞檐,厝角头上嵌着精美的彩绘……在潮州古城内的饶宗颐学术馆旁,一座崭新的仿古建筑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很难想象,这是一座“隐身”于古城之内的智能配电房。近期,这座配电房刚刚完工投入使用。

潮州市首座智能配电房在古城内建成落地。许钰敏 摄

潮州市首座智能配电房在古城内建成落地。许钰敏 摄

据悉,该项目全称为“110千伏厦寺变电站10千伏厦太线新建下水门配电房调整饶宗颐学术馆公用箱变、广济门公用箱变配变负荷工程”。配电房主体采用钢结构,新建2台800千伏安干式变压器,建成后能够显著提高广济楼和下水门周边区域的供电可靠性。

这是南方电网广东潮州供电局在古城区试点开展智能配电、低压透明电网建设的成果。项目采用南网标准设计V3.0模块,利用新一代载波技术丰富营配融合方案,依托南网云物联网平台完成台区的低压变、线、表箱、用户拓扑关系识别及数据全景监测,数字化管理密集区域保供电质量、防电气火灾、保消防安全的应用场景。

“与传统配电房相比,智能配电房能够实现设备状态、运行数据、环境状况在线监测和主动告警,代替重复性人工巡视,指导靶向检修开展。”湘桥供电局生产计划部副经理丁建成介绍,以往,设备运维人员只能通过现场巡视掌握设备状态,当设备发生故障造成跳闸停电后才开展应急抢修,极为被动。而智能配电房则可以实现故障预判、指导主动抢修,在降低运维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设备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此外,智能配电房的选址接近潮州古城用电负荷中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周边变压器重过载而导致停电跳闸的问题。特别是在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可满足周边酒店民宿、餐饮店等商户的用电需求,提升游客体验。

除了外观设计与古城风韵相融合,项目在施工阶段也充分考虑古城保护的需要。“我们采用双层式钢建筑结构,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过渡供电方案,通过优化措施,尽量减少停电时间并降低对用户的影响。”湘桥供电局工程建设部副经理李铮说。

聚焦用电需求

升级改造古城电网

实际上,智能配电房仅是潮州古城电网升级改造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潮州古城旅游火爆,景区内用电负荷随之增加。然而,古城范围内变压器普遍负载率偏高,开关箱、变压器等电力设施布点少、选址难,供电能力与用电需求矛盾突出,电网改造升级迫在眉睫。

潮州古城电网规划图。 受访单位供图

潮州古城电网规划图。 受访单位供图

在广东电网公司的支持下,潮州供电局成立工作专班,多方走访调研,积极开展古城“精智”电网规划,明确以“低压智能配网在人员密集保供重点区域的应用示范”作为“十四五”古城电网规划方向,并于2023年纳入省公司“全面走在全国前列”亮点名片项目。

湘桥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潮州古城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台区落地困难,项目实施涉及古城保护开发,用地审批手续较为复杂,且涉及多个部门的沟通协调,还需要周边居民铺户的理解和支持。

为此,潮州供电局主动作为,依托潮州市古城电网规划工作协调会平台,促成潮州市国资委、潮州市城管局、潮州市住建局、潮州市文广旅体局、属地地方党委、政府共商共建,共同推动潮州古城智能电网规划建设工作高效落地。通过“政企协同、群策群力、企业互帮”,截至10月底,顺利协调镇海楼、文化公园等12处古城核心区电网项目规划布点,并完成项目可研编制。

在面对选址空间受限的困难时,潮州供电局对每个项目进行个性化设计,通过优化物资类别,因地制宜采取最优变压器型号,同时向上寻求扩展空间,在饶宗颐学术馆旁创新试点双层式钢结构建筑配电房,高效利用空间。截至10月底,在建项目10个,其中新增变压器10台,总变压器容量为6640千伏安;新规划项目17个,其中新增变压器14台,总变压器容量为9670千伏安;新增自动化3台,改造后线路有效覆盖率为100%。

据介绍,在首个智能配电房建成之后,湘桥供电局将以点带面,在文化公园、天后宫、牌坊街羊玉巷口等位置优化空间,建设双层配电房,升级智能配变V3.0、低压透明电网建设,逐步覆盖古城“精智”电网。

下足“绣花”功夫

护航电力安全可靠

非遗花灯精美绝伦,元宵之夜烟火璀璨,牌坊街内灯火通明,广济桥上光影流动……潮州古城熠熠生辉的背后,离不开潮州供电人的坚守与护航。

潮州供电局加强古城区供电保障和供电服务。 受访单位供图

潮州供电局加强古城区供电保障和供电服务。 受访单位供图

每逢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等特殊时段,湘桥供电局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力量,主动进行线路巡视和台区运维,全覆盖监测和更新古城区用电情况,并安排青年生产运维人员开展24小时急修值守,确保节庆期间能及时响应并解决故障,保障正常供电。湘桥供电局团支部还获评2022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除了重要节点做好供电保障外,近年来,潮州供电局下足“绣花”功夫在古城内进行电力微改造,将电网建设与景区整体规划紧密配合,推动古城区域内供电设备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电力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去年,位于潮州古城开元寺门口右侧的变压器“不见了”。原来,考虑到变压器台采用架空安装方式,影响开元寺整体景观,也对过往游客和车辆出行造成不便,湘桥供电局主动寻求湘桥区委、区政府以及区委统战部、太平街道、开元寺的支持下,决定对其进行迁移改造,并在开元停车场内另行选址。在多方配合下,该局将原开元寺前变压器迁移至开元广场内,并新建落地式箱变及自动化开关箱,箱变容量从400千伏安升级为630千伏安。“变压器迁移后,开元寺前的景观更和谐了,辖区内居民和商户用电也更有保障。”湘桥区太平街道开元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朱桂曼说。

开元寺门口右侧变压器已迁移至开元停车场内,新建落地式箱变,与周边景观和谐融合。 许钰敏 摄

开元寺门口右侧变压器已迁移至开元停车场内,新建落地式箱变,与周边景观和谐融合。 许钰敏 摄

2021年初,为做大做强潮州美食文化,古城内上东平路作为湘桥区重点扶持打造的潮州美食街实施改造。湘桥供电局新建太元路配变台区,对原有羊玉公用箱变、胡荣泉公用箱变和城北公用台变进行改造,配变容量由1300千伏安增加到2430千伏安,极大满足美食街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工程还在牌坊街周边的开元停车场新建充电桩专用配变,设立60千瓦直流充电桩6台、7千瓦交流充电桩2台,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提升游客绿色出行体验。

2020年至今,潮州供电部门通过对古城区66个台区2.4万只电能表及约10.5千米低压线路进行改造,地毯式消除电气火灾安全隐患,全面提升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当前,潮州供电局正组织开展整线(成片)标准化治理工作,全力消除存量安全隐患及设备残旧、供电质量不高等问题。湘桥供电局重点选取了位于古城区的台区共11台涉及9个社区作为本年度排查对象,预计成片排查的台区约60台,将结合排查结果和已有项目进行整合立项及治理。

南方+记者 许钰敏 

通讯员 陈炜东 陈翠苑



编辑 余丹萍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