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二届潮州文化论坛日前在暨南大学举办,论坛收到90多篇国内外学术论文,围绕潮州文化探源、潮州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潮州文化数字化建设、潮商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潮州文化的国际传播等议题深入探讨研究。即日起,《南方日报·潮州观察》开设“潮州文化视点”栏目,分主题对这些文章进行刊登,以飨读者。首期关注潮州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是全球潮人的精神家园,拥有“中国瓷都”“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等金色名片。风俗高古、博大精深的潮州文化,孕育了熠熠生辉的潮州传统工艺美术。潮州工艺美术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活态文脉,通常分为陶瓷工艺类、刺绣工艺类、雕刻工艺类、特种工艺类4大门类,主要包括工艺陶瓷、潮绣、手拉壶、麦秆画、泥塑等40多个品种。准确把握潮州文化的精髓和特质,以传统为根,以非遗为魂,推进潮州工艺美术产业化发展,对于推进潮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潮州文化兴盛水平,实现文化强市建设标杆目标,推动潮州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切题之义。
为郑烨娃团队设计的麦秆画文创。黄敏璇 摄
潮州工艺美术产业优势明显,文化基因强大,产业基础扎实。潮州是全国工艺美术品重要产区,产业基础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形成了以潮绣、潮瓷、潮雕和婚纱礼服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同时,潮州工艺美术产业体系存在不少问题,如行业发展不均,产业配套薄弱,人才问题突出,品牌升级乏力等。遍布古城内外的大师作坊、工作室基本上都未能从个体户向企业转型,多数工艺美术作坊零散分布,沿袭“前店后厂”“熟人销售”等个体经营等模式,不仅直接影响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影响产业形势判断和政策落地,还制约了资本进入市场。工艺服务业发展滞后,供应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延伸不足,缺乏大型综合性展览展示、交易流通平台和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工艺美术专业市场。
如何打造潮州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打造“潮府工匠”时代文化
一是弘扬工匠精神。古代潮州府工匠的造物艺术是潮州文化的精髓部分,一代代潮州工匠厚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品质,传承弘扬“潮府工匠”文化是推动潮州工艺美术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深挖“潮府工匠”文化内涵,以劳模文化、劳动文化和工匠精神为坐标,系统开展“潮府工匠”文化建构、解读、宣传,挖掘塑造一批“传奇人物”和“门派宗师”,厚植工匠文化,以“潮府工匠”提高潮州文化成色。
二是树立时代标杆。引导“潮府工匠”继承历代匠人衣钵,传承工匠精神,创作工艺精品,维系工艺文脉,将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培育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获享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盛誉,形成“明星带群星、群星带群体”的示范带动效应。建设潮州市工艺美术名人馆、街区工艺标识墙,以物化建筑表现形式,把时代标杆内化为城市工艺时代文化。
三是讲好工美故事。着力创新“潮府工匠”文化的传承传播形态,从“言传身教的文化传承、心领神会与物化传承、经验总结的艺诀传承”路径层面,着力拓展传播渠道和平台,守正创新,创作好、宣讲好“潮州故事”“潮州工艺美术故事”,展现好、传播好“潮府工匠”的文化魅力和时代新貌。
打造“潮州心意”文创品牌
一是建构识别系统。构建“潮州心意”工艺品牌统一识别系统,整合打造一批驰名、著名、知名工艺品牌,对“潮州陶瓷”“潮州礼服”“潮州刺绣”“潮州木雕”“潮州手拉壶”等子品牌进行统一主题、统一推广,形成时代文化和人文情怀兼具的区域品牌合力。
二是构建文创体系。紧扣潮州文脉、地脉,以“创意设计+传统工艺”模式布局产品创新链,成立工艺美术文创联盟,创建古城文创示范区,通过“创意交流+工艺会客厅+新媒体传播+创业孵化”等多业态功能叠加,提升文创产业特色效应、规模效应、集群效应。从大众化、精品类、收藏级三个层面,构建以“潮州文化+潮流时尚”为特征的产品体系,打响工艺美术“潮州设计”文创品牌。
三是创新造物艺术。器物之美在于沉静。要跳出传统思维,把握消费倾向,在研发端下足功夫,坚持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小型化”发展路线,将大众喜闻乐见的吉祥符号与图腾寓意融汇于设计灵感之中,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工业设计融合起来,打造出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征和现代设计气息的文房雅器、案头精品,提升工艺品的个性化服务及品牌价值。
打造“潮工潮作”产业格局
一是建设工艺美术发展新高地。融入潮州城市“一轴两带”发展布局,聚焦“潮人精神家园的承载空间”,以韩江新城北部文旅休闲片区及中部生态宜居片区为主要空间载体,以意溪镇为核心承载区,充分发掘韩文公祠、潮州宋窑等文化品牌价值,着力打造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地。推动区域产业的协同演进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工艺美术产业的转移、集聚、重整效应,推进意溪木艺特色小镇建设,将韩江新城打造成工艺美术发展新高地。
二是建设工艺美术文创生态圈。推进产业与古城融合发展。结合古城提升行动计划,以广济桥、牌坊街、饶宗颐学术馆、许驸马府、镇海楼(旧府衙)等为核心区,依托古巷古宅等载体,引导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设立示范工作室,谋划建设高标准展馆,打造名家荟萃的古城“大师坊”,形成文化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集展演、文创、体验、培训、商旅等于一体的工艺美术文创生态圈。
三是建设工艺美术产业龙头。聚焦产业能级,实施龙头带动,谋划创办潮州市工艺美术产业集团公司。聚焦人才赋能、文旅赋能、科技赋能和金融赋能,打造覆盖产业上下游业务领域的行业综合服务商,以产业头部企业为主要载体,打造全产业链平台,快速提升潮州工艺美术产业竞争力,带动并促进全行业发展。
●潮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陈玉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