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南方+从佛山市南海区全面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上获悉,到2030年,南海区常住人口约399.46万,60岁以上约49.94万,占13.67%;户籍人口约212.03万,60岁以上约40.15万,占18.94%。南海区常住人口逐步迈进老龄化,户籍人口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
接下来,南海将全力打造“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的医养结合实施路径,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专业化、全程化、精准化、多样化,实现镇域闭环管理。当天,南海区还发布了老年医院培育计划。
南海区全面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吴国英 摄
先行建设老年医院
创新老年健康服务管理模式
据了解,南海区2022年常住人口365.5万,60岁以上35.43万,占9.69%,70岁以上15.17万人,占4.15%;户籍人口175.26万,60岁以上27.85万,占15.89%,户籍老年人中约1.6%是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
当前,南海区常住人口逐步迈进老龄化,户籍人口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应对窗口期不足十年,完善老年健康服务十分紧迫。会上,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作为代表介绍了培育老年医院发展老年健康服务的历程。
南海区老年医院培育发布。吴国英 摄
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于2020年开始踏上探索医养结合发展之路,从起初的敬老院巡诊,到托管敬老院、幸福院,启用康护病区,再到如今的医养结合四种方式齐全,为狮山镇实现“医养不出镇”“医养就在家门口”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院长李波介绍,该院紧紧盯住“老年健康”下功夫,从急症救治、康复护理、慢病管理、长期照料、临终关怀五个方面,多措并举探索建立全面覆盖老年群体健康管理和疾病诊治的全链条健康养老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会议现场,南海区老年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心、狮山镇红沙社区老年健康管理驿站同步揭牌启用。管理驿站是狮山镇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标志着狮山镇“1+1+N”医疗卫生格局和医养结合基本成熟。
会上,南海区老年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心、狮山镇红沙社区老年健康管理驿站同步揭牌启用。吴国英 摄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潘正钦表示,希望南海区以此为起点,深入推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老年健康服务战略的转变,整合优质老年健康服务资源,构建起具有南海特色的“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老年医院服务与管理机制建设内涵,形成示范引领作用,为佛山市乃至广东省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服务管理模式。
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
实现老年健康服务镇域闭环管理
从2020年开始,南海区卫生健康局着手构建立体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立足健康动态全过程,满足健康需求多样化,聚焦失能失智老年群体,全力打造“分级诊疗构建分类医养”的医养结合实施路径,推动实现老年健康服务镇域闭环管理,建立“南海区医养结合发展研究和培训基地”,研究和制定相关标准与规范。
目前,南海区建成老年友好型社区20个,其中国家级2个,建有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7家,具备家庭病床服务资质医疗机构21家,医养结合床位2000多张,全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均开设了老年医学科或老年病区,建有床位1135张;医疗机构就近签约服务212个社区幸福院;家庭医生签约扩面提质,目前包括老年群体在内的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82.12%。
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邱宇翔表示,接下来,南海将以率先探索实践的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南海区全科医院为龙头,全面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专业化、全程化、精准化、多样化的体系建设,分步骤推动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老龄化的根本性优化。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医疗机构管理分会秘书长、全国老年医院联盟秘书长张进平希望,南海区以老年医院培育单位作为新的契机,探索多元化老年健康服务新模式,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佛山医养经验,打造业内医养结合示范引领标杆,期待南海区有更多创新、扎实、有效的“南海方案”落地开花。
撰文 肖莎莎
通讯员 吴国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