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木棉花”盛开!广州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

南方+ 记者

00:49

“水中木棉花”开了!广州美术馆新馆正式开馆

11月29日晚,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开馆仪式举办。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高朋满座,众多领导、嘉宾、艺术家和全国各地美术界、博物馆界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参与新馆开馆仪式。

南方+ 仇敏业 拍摄

本次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开馆,全国瞩目,有120位艺术家无偿捐赠133件作品,让艺博院的“家底”更加丰厚。在开馆仪式上,广州艺术博物院为陈金章、梁世雄、许钦松、刘春潮、叶幼天等艺术家代表颁发收藏荣誉证书。

南方+ 仇敏业 拍摄

为把广州艺术博物院打造成为“国内标杆、世界一流”的艺术殿堂,全面提升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的专业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广聚专家智慧、发挥专家优势,新馆开馆仪式上,多位全国美术界、博物馆界知名专家学者获颁顾问委员会证书,他们将参与艺博院重大业务项目的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南方+ 仇敏业 拍摄

随后,嘉宾们以钤印方式,为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启动开馆。在全场见证下,新馆外立面玻璃幕墙与广州塔同步亮灯,这个闪耀全城的高光时刻标志着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踏上新的征程。

据悉,当晚出席开馆仪式的还有来自哥伦比亚、白俄罗斯、希腊、塞内加尔、厄瓜多尔、意大利、泰国、马来西亚、智利、比利时、土耳其、卡塔尔、委内瑞拉、苏丹、赞比亚、韩国、美国、越南、俄罗斯、马里、老挝、波兰、澳大利亚、安哥拉、英国、菲律宾、斯里兰卡等27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官员。

南方+ 仇敏业 拍摄

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广州美术馆,旧址位于越秀山上。2000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在麓湖之滨建成开放,具备完整的艺术类藏品体系,以历代岭南书画作品为馆藏特色,藏品数迄今为33000多件(套)。它以高质量的陈列展览在国家级的各种评比中屡获殊荣,相继被评为“国家重点美术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迄今为止全国唯一兼有这两个称号的艺术机构。

南方+ 仇敏业 拍摄

如今,焕新出发的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建成开放。作为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它将成为一个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国际化、数字化博物馆和广州门户美术平台。

作为广州市“十三五”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位于海珠区艺苑路198号。项目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设计以“水中盛放的木棉花”理念为主题,突出岭南风格和广州地域特色。

南方+ 仇敏业 拍摄

这朵冉冉绽放的“木棉花”是全球首个五个立面均采用光伏技术的公共建筑。其中,“花瓣”一般的外立面幕墙全部采用太阳能光伏玻璃建造,21008片鱼鳞状的光伏玻璃人工拼装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该项技术已获得专利;“花蕊”由六种色彩的光伏组件组成的阵列构成;“木棉花”的内部包括地上5层、地下2层,涵盖藏品区、展陈区、文化教育与公共服务区、业务科研与管理区、设备区和公共区域。

南方+ 仇敏业 拍摄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展陈以“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为目标,以“千年瑰宝、岭南芳华”为关键词,以实物展陈和数字化展示为形式,通过21个展厅(展区)、近两万平方米展示面积,集聚1100余件院藏精品、200余件借展精品和500余件文献类展品。

南方+ 仇敏业 拍摄

这是广州艺术博物院“亮家底式盛会”,展品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漫画、雕塑、水彩画等多种,其中不乏美术史中的标杆之作,分为“传承经典”“重读岭南”“美美与共”“数字赋能”四个部分进行全面展示。

【采写】南方+记者 杨逸

【摄影】南方+记者 刘力勤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编辑 钟烜新 何雪峰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