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 莞活力②∣华阳湖: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入围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东莞水务
+订阅

栏目语:东莞是一座依水而兴,与水共生的岭南山水名城,水生态条件优厚,水文化资源丰富。南方+东莞频道推出栏目《水文化• 莞活力》,关注莞邑大地厚重的水文化底蕴,水润万物生生不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注入新活力。

早晨的阳光洒落在麻涌镇华阳湖面上,泛起了金光,和着风、和着浪在荡漾,悠扬的粤曲从湖泊中央的戏台传来,夹带着河涌的味道,吸引着众人驻足聆听,沉浸于其中。粤曲、湖泊、河涌、碧道、绿意……多种元素在这里交集,塑造一个风格独特且充满文化气息的华阳湖。

华阳湖是东莞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典型、岭南水乡文化的缩影,凭着集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美丽河湖行列。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二批名单。全国有38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广东省入围3个,其中包括华阳湖。华阳湖之美,让人止住了脚步,将时间与心情交给这里,感受着自然生态之美、美丽河湖的魅力。

河湖治理环境提升拓展新空间

“一叶轻舟去,人隔万重山,鸟南飞,鸟南返,鸟儿比翼何日再归还,哀我何孤单……”《凤阁恩仇情未了》是著名经典粤剧唱段,穿过幽静的湖面,在戏曲亭悠扬回荡。人们置身于自然风光之中,追寻传统文化的踪迹。

麻涌是全国有名的“粤剧曲艺之乡”,粤曲在当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扎实的群众基础。经过几年的发展,麻涌成功打造了知名曲艺文化品牌“古梅乐韵”。麻涌在华阳湖东侧建有梅林曲苑景区,景区设置有戏台、听曲台、寒梅桥亭、赏梅亭等单体建筑。梅林曲苑景区不定时组织曲艺欣赏会,不仅是华阳湖招徕游客的“王牌”,也是当地粤曲爱好者展示交流的平台。

随着河长制工作的深入扎实推进,华阳湖的整体环境水平得到持续提升,环境整治与文化弘扬相得益彰。粤曲氛围的营造,从过往家门口的舞台,如今拓展到华阳湖景区,让当地年轻人和游客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接触,形成更多的共鸣。

正是得益于美丽河湖建设的契机,麻涌为文化建设新上台阶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使传统文化弘扬与展示如虎添翼。

在麻涌岭南水乡文化艺术中心,从序厅走入整个展厅,一幅讲述麻涌镇历史与发展、记录麻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做法和工作路线的画卷徐徐展开。在画卷中,华阳湖的蜕变实录尤其引人注目,华阳湖从昔日“臭水沟”蝶变为国家湿地公园。

随着当地环境的整体提升,麻涌推动与环境配套的文化设施建设,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到文化艺术盛宴。2022年1月,麻涌迎来了一座“新地标”—— 麻涌岭南水乡文化艺术中心,这是集公益性、融合性、多样性、参与性于一体的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它同时也是麻涌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图书馆以及文化展览馆,这里不仅是一个供群众学习、休闲、娱乐等服务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举办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

自2013年以来,东莞市与麻涌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刀阔斧推进华阳湖环境整治,成功将华阳湖水质从劣V类恢复到III至IV类。

2015年,麻涌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镇;2020年,麻涌连续三届荣膺全国文明镇荣誉称号……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广大群众带来红利,带动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提升。

探索实践创新治理路径

今年3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确定全省24家旅游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其中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被正式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华阳湖景区景观资源丰富,鱼翔浅底,水净花香,香飘四季,是广东省十大最美湿地公园、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美丽中国先锋榜”30个生动案例之一。

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占地约3000亩,是东莞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的一个成功缩影。华阳湖属于南方河网区,早年产业密集、河网密布,工业化、城镇化历史欠账多,治理难度大。华阳湖一带由重污染水体蜕变成为美丽河湖,得益于市镇探索实践了“污染管控、水系贯通、生态修复”的治理路径,“治污促转型、拆旧求发展”的建设路径,“生态为民,全域旅游”的共享路径。

以“三水统筹”系统化治理实现高水平保护。麻涌推进源头减排降污,清退污染企业109家,清理处置养殖场223个,建立严格的防反弹机制;新建污水管246公里,建成7座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全域雨污分流建设;对重点支流实施清淤疏浚,串联周边水系3000多亩,盘活全域水网;新建8座泵闸联排联调,保障生态水位稳定;修复水生态,改造河滩生境1000多亩,恢复全域自然岸线等。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麻涌以环境治理促连片更新改造。该镇开展“两高一低”“三旧项目”专项行动,整治关停企业158家,收回用地8000亩。同时,以环境治理促传统产业升级,引进京东等电商项目,实现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粮油企业转型升级,建设国家级科研中心,由高能耗生产基地向研发贸易中心转变。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打造高品质生活。麻涌以国家湿地公园为中心,多点构建群众喜闻乐见的亲水空间;建成口袋公园55个,改造公厕40余座;发展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片区15个乡村人居环境。

既有白鹭齐飞、水天一色的美景,有烟波浩渺、灯月辉映的气象,也有花红绿柳、景色优美的碧道,麻涌镇华阳湖成为了东莞人的“打卡点”。华阳湖碧道及周边已初步形成集防洪排涝、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圈。华阳湖碧道是东莞治水攻坚成效的缩影,亦是东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范本。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