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病,中医滋补有妙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
+订阅

到了冬季最适合进补,中医认为顺时进行调养,有利于人体各种营养的吸收,同时对身体的调养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膏方具有整体调摄、攻补兼施的特点,其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能够起到攻可祛邪(活血化瘀、除痹通络),补可养虚(调中保元、平衡阴阳、和顺脏腑)的作用。

我院骨伤科现已推出强筋壮骨膏、生新养骨膏等中药膏方,欢迎广大骨病患者来院,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开具相应膏方。

强筋壮骨膏

强筋壮骨膏由中医名方右归丸加减而成,方中肉桂、鹿角胶为君药,温补肾阳,填精补髓;臣以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佐以菟丝子补阳益阴;当归养血和血,配合其他多种中药诸药配合,共奏温补肾阳,强筋壮骨之功。

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筋骨痿弱患者。本方纯补无邪,针对肾虚伴有湿邪患者忌用。

生新养骨膏

生新养骨膏由中医传统名方新伤续断汤加减,方中主要包括当归尾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以为君药;桃仁、制乳香、制没药行气活血止痛;佐以威灵仙、骨碎补、补骨脂补肝益肾,接骨续筋;姜黄、延胡索、丹参、川芎温经通络,引诸药直达病所,以为使药,全方君臣佐使,相得益彰,共奏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接骨续损之功效。

适用于筋骨损伤导致气滞血瘀的患者。本方中活血化瘀药物较多,针对包括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急性出血性疾病的人群、凝血功能不良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

↓↓↓

膏方知识延伸

膏方又称膏剂或膏滋,是一种由多种中药饮片熬制而成的内服膏剂。有关膏方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中即载有“脂膏”“肪膏”等膏方。

中医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在内责之于机体正气不足,在外责之于邪气侵袭。《素问》载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膏方药性温和、作用持久,具有“救偏却病”的功效,可用于防治多种慢性疾病。膏方配伍严谨,用药种类相对较多,能够兼顾扶正和祛邪,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膏方所含药物浓度高,药效稳定,具有调畅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骨伤科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骨伤科为广州市中医名科,科室坚持中西医结合理念,传承发扬中医骨伤科的悠久传统和方法,对四肢骨折、关节脱位、肌健、韧带、神经、血管、半月板等软组织损伤,骨缺损、骨不连、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肩周炎、四肢结核、化脓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脱位、脊髓和神经损伤、脊柱结核与化脓性感染、脊柱侧弯等畸形、脊柱肿瘤和转移瘤、骨质疏松症及各种骨质疏松性骨折、腰肌劳损等骨科伤病,依据病人体质、病程、严重程度,按照阶梯治疗原则,釆用中医中药、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微创及分级手术治疗。同时,医、教、研结合,科研与临床协同发展,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和群众认可。

科室咨询电话:020-86458498

咨询时间:上午08:00-12:00

下午14:00-17:00

骨伤科门诊地址:门诊楼二楼

骨伤科住院部地址:3号楼四楼

骨伤科专家团队

姚珍松

主任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骨伤科负责人。医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德国慕尼黑哈拉兴医院访问学者。AO Spine成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脊柱分会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肿瘤分会副主委、广州抗癌协会脊柱肿瘤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委员、广东省微创协会委员,广州市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佛山市医保专家库成员。

擅长:脊柱的各种外伤(如骨折脱位)、退行性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染(如脊柱结核)、肿瘤、畸形(如脊柱侧弯)、脊髓和神经损伤、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曾建春

副主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学术继承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01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师从广东省名中医樊粤光教授从事骨关节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毕业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骨关节疾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曾到韩国中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德国Landshut医院和Lubinus医院学习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残疾重建与康复学组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等职务。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SCI收录3篇。

擅长:从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等的关节疾病的诊治。擅长髋、膝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保髋、保膝手术,微创关节镜技术,小针刀治疗各类骨伤疾病。

李召广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干细胞与中医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医疗卫生专家。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曾先后在广东省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进修学习,师从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谭明生教授。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采用小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及软组织急慢性炎症;具有丰富的人工关节置换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

陈保甲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专业方向:创伤骨科、关节骨科、手外科等。长期在大型三甲医院骨科工作,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于部分骨科疑难杂症诊治鉴别有丰富的经验体会。曾在华山医院、南方医院等进修学习显微手外科、关节外科。有实用新型专利数项。

擅长:部分骨科疑难杂症诊治鉴别有丰富的经验体会。可熟练主刀完成复杂四肢骨盆骨折、断指(肢)再植、髋关节置换、各种皮瓣移植、神经血管(包括人工血管)骨等组织移植修复等复杂有一定难度的手术。

萧伟凯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硕士研究生,广州市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委员会委员。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脊柱外科专家梁德教授,对于各种脊柱疾病的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有完整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特别是对于脊柱疾病中的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康复理疗有一定的研究。

擅长:脊柱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丰富的四肢及关节骨折及损伤的治疗经验,善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软组织损伤。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刘培明

主治医师

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余年,曾在广州军区总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骨科。

擅长:创伤外科疾病的诊治。

许岳荣

医师

脊柱骨科,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工作6年,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梁德教授、姚珍松教授、张顺聪教授、江晓兵教授。从业以来秉承因病制宜,阶梯化、微创化治疗脊柱疾病。

擅长:脊柱微创:内镜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胸椎管狭窄、颈椎病等,经皮微创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骨折,微创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脊柱疾病保守手段:棍点理筋、 颈胸腰神经阻滞等。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周日下午

刘炎

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专业,曾在广东省中医院学习,在骨科四肢骨折、颈、腰、肩、膝疾病领域有较深临床经验,致力于四肢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擅长颈肩痛、腰腿痛及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保守及手术治疗。参与编著:《脊柱保健练功100问》、《中医筋伤学》,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

擅长:骨关节损伤疼痛,运动创伤疾病,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四肢骨折,传统中医中药、手法、针灸治疗骨伤科慢性疾病有丰富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六上午

蔡卓延

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姚珍松教授。

擅长:脊柱退行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颈椎病等脊柱疾病的诊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郭富明

医师

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导师杨俊兴教授,先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深圳市中医院学习,对四肢骨折、关节常见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

擅长:对骨关节疾病,运动创伤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使用传统中医中药、手法、浮针、小针刀、痛点注射等治疗骨伤科慢性疼痛。

何兴鹏

医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从岭南林氏正骨传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梓凌教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临床研究。

擅长:四肢骨折脱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症、运动损伤与康复,对保守及手术治疗常见骨与关节损伤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END

文字 | 骨伤科

编辑 | 庄梦

复核 | 范利华、何玉妹

责编 | 潘玉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