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博物馆这个系列又出圈?看看大家怎么说→

江门文旅
+订阅

“千年回眸——敦煌文献展”“世界的敦煌”与“敦煌的世界”两部分组成,让观众来到侨博馆开启一段跨越千百年的古今对话,领略敦煌多彩、包容的文化魅力。

该展览自11月8日开展以来反响十分热烈,慕名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目前,发放超过400份问卷,收到了大量后台留言及社交媒体平台打卡帖文,观众对于展览内容、效果、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等方面给出了广泛好评。看看大家怎么说~

01.后台留言

有游客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表示观看敦煌文献展之后有很大的收获,感受到敦煌作为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枢纽的文化魅力和独特之处:“这些文物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重要价值,还反应了古代敦煌作为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交流。”更有游客表示仿佛身临其境,感触极深:“感觉就像来到了敦煌。”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

02.推文评论

有游客从我们江门学者与敦煌学的不解之缘,感悟到百年敦煌学的辉煌成就。不少家长还极力推荐可以带着孩子来一堂沉浸式的历史文化传承教育,有家长表示“给小朋友了解敦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和平台”,教育下一代保护和传承敦煌文化。

展览开放期间我们还特别设计并推出了多款敦煌系列印章,其中套色款、限时款印章深受大众欢迎,更举办一系列敦煌主题社教活动,倍受市民、游客喜爱,打卡、报名景象热火朝天,纷纷表示下次还要来!

点击图片即可放大

03.展览留言本

许多外地游客甚至是海外华人是第一次来到侨博馆,就被“千年回眸——敦煌文献展”所吸引而驻足观看,一睹敦煌文明之光,流连忘返;更有游客是多次参观打卡,感触极深,充分认识到敦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敦煌需要我,我就来了。”

近日,电影《吾爱敦煌》在国内各影院正式上映,根据樊锦诗工作及生活经历改编创作而成。“敦煌女儿”樊锦诗自1963年从北大毕业后到敦煌研究院工作,60年来,她走遍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将青春全都奉献给大漠中的七百多孔洞窟。从保护文物、考古研究,再到敦煌数字化,樊锦诗将守护敦煌莫高窟当成了终身事业

岁月如流,一代代敦煌莫高窟人为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终始不渝,赓续历史文脉,守护文明之光。敦煌属于中国,属于世界,更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