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宣传工作水平与舆情应对能力,东莞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专题培训

教育莞家
+订阅

面对突发舆情如何应对处理?新媒体背景下学校宣传工作如何开展?11月29日上午,东莞市2023年教育系统新闻发言人舆情应对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办。各园区、镇(街道)教育管理中心、市直属学校、高校新闻发言人等参加培训。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院长戴学东受邀作主题分享。讲座从教育系统及相关领域常见舆情处置案例出发,通过理论分析与时政新闻、热点舆情事件结合,从信息流通角度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引导大家把握新闻传播规律,提升舆情应对能力。

戴学东指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比以往更快、更大、更广,舆情易发频发已成常态。通过对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校园及教育领域热点舆情事件梳理,他与大家分享,校园管理问题、宣传不当、失语失言、人身安全、青少年暴力霸凌及意识形态问题等,成为教育系统及相关领域常见舆情。学校领导干部、教职员工等不仅要深刻理解舆情风险,提升自身舆情风险应对能力,还应做到谨言慎行,从源头避免舆情发生。

他表示,让真相跑赢谣言是舆情应对的基本要求。要迅速研究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矛盾升级、问题升级。回应热点问题,应做到“四讲”,要尽早讲、准确讲、持续讲、反复讲,通过及时发布真实全面的信息,为公众答疑解惑。

戴学东分析,当下网络媒体的发展进入低门槛、信息超大规模、信息发布与传播迅速、参与群体庞大、实时交互性强等综合性特点。因此,各学校还要做好新媒体平台、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更要善于利用媒体资源开展宣传。

新媒体背景下学校宣传工作如何开展?戴学东用“实事求是”“高瞻远瞩”“扬清厉俗”三个关键词给出建议,通过科学理论武装,以高站位角度传递正能量内容,警惕胡乱宣传、盲目宣传、夸张宣传。

有理论、有实操、有高度,案例分析与应对策略结合,内容翔实,重点突出,讲座现场互动不断。来自教育一线的工作者表示,参加完培训,强化了互联网思维,进一步了解舆情产生发展规律,有助于提升直面舆情的能力和信心。

据悉,为增强教育系统对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的认识,提高新闻宣传队伍的危机事件处理和媒体应对能力,2021年3月东莞市教育局策划举办了首期以教育系统新闻发言人、新闻助理为参与对象的培训班,此后不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本次新闻发言人舆情应对能力提升培训班的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水平和新闻舆情应对能力,讲好东莞教育故事,传递东莞教育正能量。

【采写】南方+记者 黄婷 王慧

【摄影】南方+记者 孙俊杰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